国际深度

毒针还是救命针?人类疫苗史,也是一部“反疫苗史”

疫苗牵涉的,是我们是否相信科技能解决社会问题﹑根除流行病是否社会进步的唯一指标,以及官僚系统定义个体及公共健康的正当性。

插画:Rosa Lee

端传媒编辑 陈婉容 发自纽约

刊登于 2022-02-21

#疫苗犹豫#covid-19

2022年1月,许多外国知名歌手将自己的歌曲从串流平台Spotify下架,理由是该平台没有阻止播客“罗根脱口秀”(The Joe Rogan Experience)持续散播关于疫苗的不实信息。节目主持人罗根在播客上呼吁美国年轻人不必接种疫苗﹑声称只要“身体健康﹑多做运动﹑均衡饮食”就可对病毒免疫。他也多次邀请著名反疫苗人士如马龙(Robert Malone)上节目,并批评美国的“疫苗通行证”是独裁政策。

罗根是谁?他是美国喜剧演员﹑综合格斗评论员﹑Spotify上最受欢迎播客的主持人--他是成功的演艺人,但没有接受过任何正统医学训练。

罗根对疫苗的质疑并不新颖。自COVID-19疫苗在2020年末推出以来,就有反疫苗人士称“疫苗不安全,会带来严重副作用”﹑“疫苗只是大药厂用来赚钱的工具,无法有效防疫”,甚至有阴谋论者散播“疫苗只是政府监控工具”﹑“疫苗向人体植入晶片”的流言。即使研究多次证实疫苗在减慢传播速度﹑降低死亡率及重症率的作用,这些流言仍甚嚣尘上。疫情开始以来许多发达国家都出现大型反疫苗浪潮,除了游行示威,在Youtube﹑Facebook和TikTok等平台也充满反疫苗信息。相信疫苗效用的人则指责反疫苗人士是疫情持续的原因。

过去两年,疫苗争议令社会愈趋两极化,其实,在人类历史中,根本不曾出现过不带争议的疫苗(vaccination)--二百多年的疫苗历史,几乎也就是反疫苗的历史。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