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深度being queer

为了活下去,中国LGBTQ组织改名、商业化、接轨主流价值观

“即使都关门,还是会有新的组织出现。”

插画:Tseng Lee

特约撰稿人 二两 发自新加坡

刊登于 2021-11-08

#性别平权#NGO#LGBTQIA

当男友被公安部门叫去喝茶的通知突然降临,阿义会有一两分钟感到无法呼吸。这种情形在今年以来愈发频繁。他们是一对同志情侣,在中国公益领域从业十几年,其中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LGBTQ权益上。

同在这一领域的阿石也觉得压力变得贴身。最近一次,他被当地派出所直接传唤做了笔录。这不同于以往非正式场景下的会面沟通。阿石被问及许多涉及个人的问题,比如家人是否知道他的工作,自己有没有想过给家人带来的影响。“他们知道怎么给你带来直接压力。我们有些伙伴就有在老家被找,甚至被直接联系父母。”

2013年前后,阿义和阿石都从中国北方回到南方,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不再感受连快递敲门都会恐惧的情绪。他们一度觉得所在的这个南方城市宽松、友好;但慢慢的,会面地点逐渐向他们的住所靠近,比如楼下一个好吃的餐馆里。面谈也愈发频繁,从不定期到定期,从几个月到每周。对方传递出来的信息也越来越明显和直接:别人都很安静,你们不要再有任何行动。

一位LGBTQ组织的负责人告诉端传媒,被相关部门请去喝茶已成为自己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现在是一种日常监控,而不只是个别事件的管理。”

另一个组织的负责人也表示:“以前这些事儿你说得清楚是怎么发生的,大概可以分析出来是谁找我们、目的是什么。现在你搞不清楚,有时候甚至都搞不清楚到底是谁想找你、为什么找你。但这个事就这么发生了。你只知道没完没了。”

中国LGBTQ组织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就在11月4日,同志平等权益促进会(以下简称“权促会”)注销其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并宣布无限期停止一切工作。权促会成立于2013年,是针对LGBTQ权益提供法律服务的非政府组织,他们推动和支持了中国首例性倾向扭转治疗案、首例同志教师劳动权案等数十件深刻影响中国同志权益法制进程的案件。

不久前,另一家LGBTQ组织的办公室也被联合突击检查,来访者包括片警、街道、出租屋管理处等数人,来访理由是登记出租屋内人口。对方录入了所有在场人士的身份证信息。但该组织的负责人认为,登记人口不过是个借口,为的是制造麻烦和恐惧。“这种层级化、网格化的监管趋势越来越明显。”该负责人说。

阿石被告知什么活动都不要办。“没有人像你们那样一直在发声,一直还要做权利倡导之类的,其他人都很乖。”阿石转述对方的话。这并非虚张声势。目前,除了积极的个体活动者还冲在前面,多数LGBTQ组织现在变得非常保守和低调。即使是由志愿者支持而非专业化组织的上海骄傲节也在2020年宣布停办。此前,上海骄傲节已经连续举办12年,包含骑行、电影放映、主题论坛等不同内容。资深志愿者Ray告诉端传媒,停办是因为“压力已经大到不行”。

不久前的7月,十几所高校性少数学生社团组织的微信公众号更是被一夜关停。几乎所有长期从事LGBTQ权益工作的非政府组织都保持了缄默。全面收紧的信号已经清晰无比,中国LGBTQ组织的发展到了某种临界点。他们尝试改名、在宣传策略和生存模式上向主流价值观靠拢,甚至向商业化企业转型……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