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国家安全法

一切发生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政治审查如何渗入香港文化界日常?

没有人说明红线到底划在哪里,新闻之外,更广泛的政治审查正以未必可见的方式,“渗入”香港文化界的日常运作⋯⋯

插画:Wilson Tsang

特约撰稿人 沈诺基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21-08-13

#文化审查#香港文化

国安法实施一年有余,香港文化界风雨交加。

先是去年9月,反修例纪录片《理大围城》被电检处评为III级电影,禁止18岁以下观众入场;再有今年3月,建制媒体砲轰香港艺术发展局(下称艺发局)资助“黄色电影圈”,一并点名不少“黄丝”艺术家、剧团及多位民选委员;而后,《理大围城》在高先电影院的两场放映宣布取消;也是3月,建制派议员指西九文化区M+博物馆有艺术藏品“侮辱国家尊严”,博物馆表示相关作品不会在开幕中展出;到今夏6月,再有以反修例运动为背景的短片《执屋》未能得到电检处的“核准证明书”无法公开放映;至数日前,三名分别代表戏剧、音乐和视觉艺术的民选委员集体向艺发局请辞⋯⋯

民众皆知红线降临,但红线划在何处,却尚无公开而标准的解说。除了新闻中呈现的这些“事件”和响声轰轰的建制“砲轰”,审查(censorship)正以何种民众未必看见的方式“渗入”香港文化界日常运作?藉什么工具、哪些环节将政治审查日常化、常规化、手续化?

当红线的明确位置不被说明,文艺作品和活动的每一次送检与发布,便都充满不确定性。除了完整的封杀,局部的遮蔽和缺失同样可以决定作品的信息和力度。阴影还是“阳”影?我们访问了几位任职非牟利艺术机构、或依靠官方资助的文化工作者,对他们来说,保持作品完整性和避免触动审查机制都成为日常的挣扎,也见证了政治审查制度对香港文化界的无声蔓延。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