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学者粉圈、民粹动员与流量经济:当民族主义学者沈逸“网暴”胡锡进

媒体如何生产、利用媒体人和学者,成为推进民族主义舆论进程的重要一环。

复旦大学“网红”教授沈逸。

复旦大学“网红”教授沈逸。网上图片

韩大狗

刊登于 2021-05-10

#韩大狗#评论

【编按】:近日趁著印度疫情二次大爆发,中共中央政法委新闻网站官方微博“中国长安网”,在5月1日上载一张题为“中国点火VS印度点火”的图片,图中包涵中国发射火箭和身著防护服的印度人执行火葬的画面,被认为是在讽刺印度抗疫不力。该微博随后被主动删除,但事件引起争论,包括《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认为这条微博不合时宜。然而,胡锡进随后被网红学者沈逸“狙击”,胡更被沈逸粉丝及一些年轻的民族主义者围攻,指他是“公知和推墙派”,“伪装成爱国者”。

这件事在中国近年的舆论场上堪称一个小高潮,而且还在持续延烧。而在民族主义、流量经济、粉圈文化高度渗透在中国年轻一代的网络生活的背景下,这件事也是众多荒谬现实之一而已。支持与举报通常仅一线之隔,体制维护者与反体制者的定义更为模糊,而民族主义则以多元、新鲜的面貌出现,传统的舆论场、媒体和学界,也就此出现了更为互相牵制、更有影响力的变体。本周,端传媒将推出三篇文章分析这种中国现状,本篇为第一篇,探讨流量、学界与粉圈的交织。下一篇将探讨国家主义的分裂。敬请留意。

中印“点火”之争灼热,复旦大学“网红”教授、观察者网和《环球时报》等媒体的主笔、一向以鲜明直接的民族主义立场著称的沈逸,日前发布了一条支持政法委争议言论的微博。沈逸表示这是对印度“妖艳贱货做派”的正常回应,并斥责反对这条微博的人为“圣母婊”。

中央政法委新闻网站官方微博,中国发射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的相片对比印度当街火化遗体的相片,并配文“中国点火 vs 印度点火”调侃印度疫情。
中央政法委新闻网站官方微博,中国发射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的相片对比印度当街火化遗体的相片,并配文“中国点火 vs 印度点火”调侃印度疫情。网上图片

沈逸的微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回应,其中就包括《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网友暱称为老胡)。在他“与沈逸教授商榷”的微博中,老胡表示虽然普通中国人没必要做“圣母婊”,但政法委作为中国官方机构“必须克制”,应当“高举人道主义的大旗”,“将中国社会牢牢置于道德的高地上”。

其实并不需要深入的文本分析就可以知道,老胡和沈逸在根本的立场上并无分歧。老胡并不否认对印度表示同情是“圣母婊”行为,也并不认为人道主义是真实的情感,他所说的“高举大旗”仅仅是出于维持中国国际形象的战略考虑。以这样的方式,老胡看起来“中肯”,但同时可以并不失掉自己爱国主义的底色,仍然迎合着《环球时报》的基本读者群,即崇尚大国崛起的民族主义者。

然而即使如此,老胡仍然受到了大量来自民族主义者的围攻。沈逸在后续微博中表示,欧美国家不会因为中国人道主义的表态就善待中国,并称这样的人道主义表态是一种“抖M玩法”。沈逸的粉丝们冲击老胡和《环球时报》一些记者的微博,用老胡本人的话说,“试图证明环球时报的‘变节’和对国家的‘不忠诚’”。截至本文发稿前,甚至有环时的记者被狙击为“港独”。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