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陈子云:在主流与独立的吊诡错置下,念想廖启智

香港人在当下的流行文化环境中,更愿意抓紧有相近志向的本地演员,无论新旧。

廖启智在《十年》(2015)内的演出。

廖启智在《十年》(2015)内的演出。网上图片

刊登于 2021-03-30

#陈子云#香港#评论

昨夜得悉资深演员廖启智胃癌逝世,马上想起以前在浸会大学读书的时光。一直都没甚么机会见到明星、演员真人,唯有当时廖启智在浸会大学任教,不时都会见到他在校园出没,顶著一头黑中带灰的短发到饭堂吃饭,从来没见到有伴同行。校园内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认出他,即便如我见到他走过,内心也没有升起走上前向他打招呼的念头。加上他一副木然的表情,分不清严肃还是厌世的深沉,往往只是想到:“是智叔,对,他在学校教书。”虽然他自带气场,和令人敬而远之的距离,但是想到他默默在校园教书,为本地电影培育后进,到底是敬重他实而不华的作风。

廖启智给人的印象自然是“实力派”、“绿叶”、“资深”,他的演艺生涯一直陪伴几代香港人。老一辈会记得他在周润发主演的《上海滩》(1980)演丁力的助手“陈祥贵”,新一代会想起他在《选战》(2014)、《十年》(2015)、《点五步》(2016)、等影视作品的演出。死讯一出,我却第一时间想起廖启智在无线生涯后期的“胶剧”《大冬瓜》(2009),以及最后一次在银幕看到的,他在《死因无可疑》(2020)里的犯罪学教授。《大冬瓜》播映时,正值无线电线接连推出《搜神传》(2007)等古装电视剧,角色卡通化处理,应用特效却流于失真,剧情敷衍,《大冬瓜》亦如此,而被网民耻笑为“胶剧”;《死因无可疑》则由于导演袁剑伟导技拙劣,表面上是悬疑片,但片中不少恐怖剧情沦为笑料,不少观众嘲为“奇片”。一剧一电影,廖的演出都同样夸张、用力过猛,观众也感到被编导当作白痴。

廖启智的配角之路犹如千面人,甚么行业、性格的角色都能交出功课。然而即便是资深绿叶,也得看编导懂不懂用人。

廖启智的配角之路犹如千面人,甚么行业、性格的角色都能交出功课。然而即便是资深绿叶,也得看编导懂不懂用人,仔细回想,大多数编导都起用他,都是偏好他的出演能制造“奇观”的角色。《选战》大家都赞好,不过种种为主角“宋漫山”设计的场口(剧情),还是要求他成为喜怒无常,阴阳怪气的“金句制造机”,编导明白智叔的演技有保证,能确保有他在的场口,观众会疯传当中的金句。因此久而久之,还是令人怀疑,到底廖启智作为配角的演出,是否也一早被编导定型。

廖启智于2009年凭《证人》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
廖启智于2009年凭《证人》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摄:Bobby Yip /Reuters/达志影像

他一生低调,演出也可堪评议,但港人怀念他的谦逊少言。他后期的职涯选择,更与香港的时代命运暗暗相连,在这光辉落尽的时代中,香港人也怀念他的角色曾经带来的警言和希望。在如今主流与独立的吊诡错置下,谁来定义主流与独立、人们原本希望的是什么、反对的是什么,某程度上都被褫夺了话语权,因此这种警言和希望无疑也是对内的,折射出港人对这个时代的诉求与渴望。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