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小端网络观察:中国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发网友热议, 你能看懂吗?

你有多久没写作文了? 近日,网上流传浙江省的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为何这篇作文能拿满分? 给分过程有甚么波折? 学院教授、知名作家和网上群众的看法又有怎样的落差?

2020年7月7日中国贵州,考生隆重走进高考的考场。

2020年7月7日中国贵州,考生隆重走进高考的考场。摄:Wang Bingzhen/VCG via Getty Images

端传媒实习记者 刘易慈

刊登于 2020-08-07

#小端网络观察

【编者按】小端网络观察主要处理网络热议事件的始末,记录中港台澳及国际的热门网络事件或争议中的网友的公开论战及讨论,供读者快速了解各地的网络热潮和事件。为了保证中国地区网友安全,部分发言不会露出其名或者网名、头像等等可能暴露其实际信息的内容,以防止造成对方的不便。

你有多久没写作文了? 近日,网上流传浙江省的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为何这篇作文能拿满分? 给分过程有甚么波折? 学院教授、知名作家和网上群众的看法又有怎样的落差? 请看小端网路观察。

作文题目是甚么? 〈生活在树上〉有多难懂?

首先来看浙江省今年的作文命题,其实称得上是中规中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

上述题旨有没有给你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A与B之间的挣扎、取舍,相信是许多人在学生时期练过的题目。那么,如此四平八稳的命题,引来的作答为何能引起热议? 如果你懒得看全文,小端以用字、举例和概念三个方面带大家看看〈生活在树上〉为何不好懂:

在用字上,该文出现“嚆矢” 、“振翮”、“肯綮”与“婞直”等若干较为艰深的词汇。

在举例上,该文提到八位真实人物与一位虚构人物,涵盖哲学、社会学与文学等领域: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麦金泰尔(Alasdair MacIntyre)、韦伯(Max Weber)与陈年喜等。

在概念上,该文借用了“达达主义”、“符号客体”、“祓魅”(或为“祛魅”)与“赋魅”等学术名词。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附图的全文。上述提到的内容足以让许多人晕头转向,故当8月2日《教学月刊》的微信公众号发布这篇作文后,即便没多久就将贴文删除,还是引起人们的讨论。大家都在谈:这篇作文可以拿满分吗?

《生活在树上》全文。
《生活在树上》全文。

39分、55分到满分60分,分数怎么打的? 标准在哪里?

《教学月刊》2日的贴文中附有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陈建新对该作文的点评,陈先是指该篇“老到和晦涩同在”,后称赞其“思维的稳当与深刻俱备”,“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

至于给分过程,陈坦承“这样的文字,较易令人看不懂,所以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说明我们的阅卷老师还是能识别作文的好坏的。”而作文审查组老师在细读后“一致给出高分。我们认为,把此文打成满分,不仅是给予这篇作文恰如其分的分数,也是展现浙江高三学生的作文水准。”但陈又表示,这篇展现学生水准的作文“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并希望其他学生不要模仿其中的晦涩之处。

怎样的作文可以拿满分? 除了参考阅卷老师的说法,我们也可以参照〈全国新课标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基础等级”中,“内容项”(题意、内容)与“表达项”(结构、语言、文体、卷面等)各占20分,“发展等级”(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则占20分。可以说〈生活在树上〉是在这几个方面都获得阅卷方肯定,才能拿到满分60分。

中国高考的“语文科”满分为150分,其中的作文满分为60分,占了近三分之一。相较之下,“英语科”满分同为150分,其中的作文满分则为25分,占了六分之一。因此,语文科的作文分数对整体而言有更大的影响力。今年中国高考的语文试卷共有11道作文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5道,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4个省市各命题1道,北京市命题2道。我们已于7月7日发表相关文章,分析这11道题目的亮点。

敬一山微博留言。
敬一山微博留言。

正反评价交锋,“高分”与“满分”差在哪? 公众号为何删文?

在舆论沸腾中,学院教授、知名作家和网上群众都有自己的见解。

其中,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杨庆祥 在接受《梨视频》的采访时,表示这样的作文不常见,“引起争议也是在意料中的事情”,但肯定阅卷方最终给了满分。杨认为,这代表学生可以将作文写得像该篇“稍微有些晦涩、有些学术化”,相反的,“也可以写得非常自然,非常的切身。”在尊重个性、人才和创造力的前提下,要哪样写“都可以。”因此,不是鼓励大家去写一篇像〈生活在树上〉的作文,“而是鼓励大家按照自己的兴趣,按照自己的个性,写出有这种个性化的,不是千篇一律的这种作文。”

创作出《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 等小说的知名作家马伯庸也于微博撰文:“让人觉得惊讶的是,这些生僻词、生僻典故和生僻表达都用对了地方,并不是背诵了一堆术语胡乱堆砌上去。”不过,“问题在于,没这个必要。作文里要表达的意思,完全可以用更平实、朴素的词句来组织”,“四个字来总结就是:辞不配位 。”令人担心的是,“这次满分之后,我赌接下来几年一定有人会去背诵学术大词和艰深典故,在高考作文里铺排而出。”(小端:祥瑞御免!)

不过,马伯庸的这则贴文虽被多家媒体引述,却已无法在他的微博找到。马于8月4日转发一则讨论满分作文的贴文,并打上:“连我昨天那条微博都被自动屏蔽了……”下面有网友留言:“科举是不容讨论和质疑的。”相信这里指的便是他探讨〈生活在树上〉的贴文。被马转发的贴文由前《新京报》编辑敬一山于3日所写,内文指“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也说已介入处理。这种主观打分的事,又不是作弊,考试院能怎么处理?如果这事变成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大讨论,本来也挺有意义。但看样子,可能冲著删稿不争论的方向去了。”

据《封面新闻》,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工作人员于4日回应:“这篇文章的评卷程序没有任何问题。”

《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也对这次的争议发表意见,他在《头条锡评》中表示,阅卷老师给〈生活在树上〉满分,就会“经受语文教育之外更宽泛的审视和争议”,应当考虑其“社会层面示范意义”才是。胡认为“不能鼓励这样的文风”,虽不反对给该篇高分,“但给满分是欠妥的。”

相关讨论更跨海在台湾引发讨论,《哲学哲学鸡蛋糕》创办人朱家安在脸书写道:“手上有哲学词汇,要写出看起来很厉害的东西很容易,就连其实不懂那些词汇意思的人都能办到。反过来说,要写出让人能理解甚至能运用的东西才是困难的。”中兴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祁立峰则批评“每句都刻意偏差、模糊、陌生化,用翻译式、欧陆哲学式的语法炫技,导致全篇难以卒读。”对祁来说,这篇作文也是“他山之石”:“我担心我们(台湾)搞思辨教学、知性写作,最后变成这样。”

就网友的投票数据来看,对于《未来网》发起的调查:“你更倾向于怎样的高考作文?”最多人选“思辨性 语言深奥”,有约一万三千人,其次是“有技巧 饱含深情”,有约八千九百人。但对于《封面新闻》发起的调查:“这篇满分作文你怎么看?”多数人选“过于晦涩”和“看不懂,不做批判”,两者的票数皆约两千三百人。

众声喧哗中,率先释出〈生活在树上〉的《教学月刊》微信公众号却早已将贴文删除。据《澎湃新闻》,《教学月刊》的工作人员称删文是因浙江省的高考招生工作仍在进行,现在发布可能不是很合适。那么,在招生工作结束后,是否会继续更新高考的满分作文?该人员表示还不确定。至截稿前,小端在网上也没有搜到今年浙江省的其它篇满分作文。

封面新闻微博。
封面新闻微博。

这么“高级”的作文拿满分,但社会上流行的是《平安经》和“像极了爱情”

若说〈生活在树上〉得到的评价是褒贬不一,那么《平安经》受到的待遇更是起伏不定。年初,吉林省公安厅副厅长贺电发表著作《平安经》,据网上转载的书本内容,各篇由不断重复的“(...)平安”句子组成。如“男性平安,女性平安”、“初生平安,满月平安,百天平安,1岁平安,2岁平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阿富汗平安,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平安,阿曼平安.....”等。

这样的一本《平安经》获得当地官员吹捧、甚至举办读书会。吉林省应急管理厅还藉官方的微信公众号发布〈拜读《平安经》感言〉:“从他的新作《平安经》中,令人感知到一位学者深邃的灵魂和宽广的情怀。”贺电更曾在“公益朗诵活动研讨会”上分享创作初衷,与会学者、诗人则畅谈读后感,再一同诵读《平安经》。

但《平安经》并非一直这么“平安”,7月29日下午,吉林省委宣告由省委政法委牵头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贺电《平安经》引发的体制资源运用、官场文化等相关争议进行调查。

试想,若通篇“(...)平安”的文章是由一名高三学生发表,他能否出书和办读书会? 若这名高三学生在作文里通篇“(...)平安”,他能拿到几分?

官场与考场的反差,一切都“像极了爱情”。

近日,台湾网络上掀起一股“写诗”热潮:有人说,只要随便写一段话,再于句末加上一句“像极了爱情”,就能立刻变成富有诗意的文句。这股全民“写诗”的热潮不但吸引网友加入,连台湾的政府部门如内政部、财政部与文化部等也接着跟风。

原来写诗比写作文简单,原来拿满分比成为文学家还要难,像极了爱情。

澎湃新闻微博。
澎湃新闻微博。

尾声

至截稿前,“生活在树上”在微博累计了3.9亿的阅读次数与3.4万的讨论次数。

〈生活在树上〉的篇名是化用义大利作家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的罗曼史小说《树上的男爵》(IL Barone Rampante),该书叙述一名12岁的男孩柯希莫在与父母发生冲突后,决心爬到树上生活,他在树上读书、狩猎、写作甚至谈恋爱,直到终老都未回到地面。〈生活在树上〉的作者藉该形象表达自己既“热爱大地”又想“升上天空”,他的结果是左右逢源还是进退两难? 这篇文章是高深还是晦涩? 考生是一展长才还是卖弄炫技? 人们的反响体现出曲高和寡还是教育界的离地?

如果你是阅卷老师,会给39分还是55分? 抑或是60分满分的60分?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