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金像奖

贾选凝评《金都》:不是中港,而是两地具体的“人”的难处

时至今日,短兵相接的中港现实故事里,最不缺乏的就是冰冷仇视与无从扭转的恨,但这套戏却展现出了不必非此即彼“你死我活”去讲述中港差异的叙事可能。

《金都》电影剧照。

《金都》电影剧照。网上图片

特约撰稿人 賈选凝

刊登于 2020-05-01

#香港金像奖#金都#香港电影

一般来说,如果一部新导演的作品初看时让人眼前一亮,那么看第二遍则很可能发现不少瑕疵:去掉了耳目一新的滤镜,从叙事到镜头的各种疏漏也就清晰可辨。但是《金都》却不会让人有这种感受。我看了两遍,依然惊喜,甚至在金马影展看第一遍时对于剪接方式(大量使用黑场过渡)的不适应,到了两个月后做“迷影精神赏”评审时再度重看,反而觉得很合理浑然。

以新导演的长片首作而论,《金都》的完成度足够出色,剧本圆熟,表演妥帖,原创音乐更让人惊艳;放在去年整个华语世界的新导演作品之中衡量,质素都属上乘——该片也获得了专门嘉许新锐导演的“亚洲电影奈派克奖”和“迷影选择荣誉”。它是一个温柔真切又不失对婚姻本质进行幽默探问的香港本土故事,也藉叙事巧思,带出了香港电影里近若干年来最柔软的一次中港关系诠释。

没有落入婚恋俗套

《金都》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剧作,它是几乎全靠戏剧冲突去推动的电影。小品故事里写好大命题很考验编剧功力,这套不但结构灵巧,矛盾的环环相扣与递进也设计得扎实。第一组矛盾透过“结婚与否”的适龄抉择,写出一对香港情侣对婚恋关系的不同看法;第二组矛盾则以“真假结婚”的巧妙搭界,用“香港男”和“大陆男”的形象对比,映射出现实权力格局之下中港关系的微妙变化。而这两组矛盾的彼此交织,又指向更深入的诚恳探寻:什么是自由?跳出婚姻乃至地域的框限,就能获得自由吗?在个性、观念乃至文化差异等诸多背景下,人们对自由的理解有何区别、会否转变?

恐婚议题本来很老套,女性到了三十岁关口是否要步入婚姻的挣扎也很普世(至少东亚如此),但编剧却在毫无新鲜感的故事里给女主角设定了一个强有力的客观阻碍:为赚快钱曾和大陆人假结婚没办妥手尾——“大陆男”这条节外生枝的线索又被处理得很高级,既没落入一女两男三角恋的类型片俗套,又大大加强了原本的婚嫁冲突,更引出具有纵深感的地域对照和更终极的自由反思。矛盾勾连铺排细致,所以酝酿出了充分的戏剧张力。而剧作所提供的复杂性,也扩阔了一个女性独立自主故事里的叙事维度。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