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2020台湾大选

叶耀元:两岸、极化、香港⋯⋯2020亡国感之战这样加速

笔者把台湾现在这股亡国感的论述归咎于三大理由。

2019年12月2日,中坜举行蔡英文造势晚会。

2019年12月2日,中坜举行蔡英文造势晚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刊登于 2019-12-11

#叶耀元#2020台湾大选#评论

【编注】:“亡国感”,台湾2020大选的主轴。泛蓝和泛绿的选民,都有各自不同的亡国感,可是亡的,到底是谁的国?这场在台湾内部发生的国民身份认同的错位,固然是一项三十年前的冷战遗产,但纵观过往台湾历届选举,也不是这次选举才特有的现象。而如今在“新冷战”概念仍未系统形成、各种小热战却崭露苗头的新时代下,今年的亡国感之战又似乎频频加速。本周,端传媒已发布两篇亡国感的专题,从媒体声量、总统候选人策略、冷战及历史角度对“亡国感”进行分析,本文旨在补充其他现实层面的角度。

去年台湾期中大选,民进党遭受大败之后,不管是媒体网络或是舆论平台都兴起了一股浓浓的“亡国感”论述。尤其是当时间越来越接近明年一月的总统大选,这股亡国感的论述只增不减,似乎台湾的未来就将在这场选举中尘埃定谳,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然而有趣的是,这场亡国感的争辩,似乎不仅仅只在泛绿的支持者内蔓延,泛蓝的支持者同样也抱持著这股亡国感的论述。到底亡国感的根源从何处而来,难道泛绿与泛蓝所体会的亡国感,是同一种亡国感吗?如果不是,那差异又在哪里呢?

这篇文章将由几个不同的角度切入,去谈论亡国感的起源与演变。笔者把台湾现在这股亡国感的论述归咎于三大理由——两岸关系的变化、国内政治的两极化、以及香港反送中抗争给台湾人民带来的启发。

2018年7月17日桃园,台湾总统蔡英文在一个军事基地举行的仪式上挥手,背景为美国制阿帕奇AH-64E直升机。
2018年7月17日桃园,台湾总统蔡英文在一个军事基地举行的仪式上挥手,背景为美国制阿帕奇AH-64E直升机。摄:Sam Yeh/AFP via Getty Images

两岸关系的变化

虽然说两岸关系自头到尾,从来就不是一个恒常的“现状”,但台湾人对于现状二字总有一种莫名的期待与想像,想像著两岸不会发生任何军事冲突,想像著两岸之间的交流都是为了经济利益,或想像著中国其实不会真的并吞台湾,把习近平所谈的“武统”当作一个名词的概念,认为这件事只是挂在嘴边说说,绝对不会变成一个动词或是现在进行式。的确,上述这些事情自台湾经历过第一次总统直选(1996年)到今天,都还没有发生核心的改变,但两岸的关系在不同的时间点以及不同的执政者之下,也存在著微妙却又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其实都在潜移默化之下对我们所认定的“现状”进行过微调改变。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