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逃犯条例

除了购物,香港人还想在商场看连侬墙、讨论时事

反修例运动以来,市民们“抢夺了一种公共性”,沙田新城市广场变得“好似一个公民广场”。

2019年9月22日,沙田新城市广场遗留市民聚集的痕迹。

2019年9月22日,沙田新城市广场遗留市民聚集的痕迹。摄:林振东/端传媒

特约撰稿人 周子同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9-12-03

#城市空间#反修例运动

张莉雅每日都来沙田的新城市广场。区议会选举前,她将沙田41个选区的候选人照片在商场中庭地面上摆成一个圈,每张照片旁都配备了便利贴纸和笔,供路过的人写下评价。有人在一张候选人相片旁写:“攞威就仆出嚟影相,有事就缩唔见人!”(想要出风头的时候就出来拍照,真有事时就躲起来不见人),也有候选人收获了“呢四年做左好多嘢!”(这四年做了好多事!)的评价。围绕著便利贴纸,围观的市民自动形成了一个缓慢旋转的圈,人们静静读著地上的文字,不时有人贴上新的贴纸。

每天都会新增几百张便利贴。十点商场关门后,张莉雅将它们带回家,一张张读过,筛选出精选留言,翌日重新摆在中庭。近两个月,她每天都在新城市广场待10个小时。

这座商场与香港其他大型商场没有什么不同——和地铁站无缝衔接,中庭最开阔,四周环绕著一线美妆品牌和奢侈品专卖店,明亮、热闹,从早到晚人流不息,常有拖著行李箱的大陆游客向本地销售人员询问某品牌的具体位置,后者总能以流利的普通话作答。

香港是个大商场——2011年,香港音乐组合My Little Airport曾以这句话作为专辑名。它捕捉到香港的一种突出气质:精致、冷漠、消费主义。但6月反修例运动以来,这座城市开始发生变化,集会、示威和胡椒喷雾涌入了商场,消费场域被压缩,一个新的空间慢慢生长出来。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