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逃犯条例

王证恒:子弹穿过孩子的胸膛,是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

事已至此,政府面前有两条路走:是要做一个极权/软弱政府,还是亡羊补牢?

2019年10月2日,一班中学生在荃湾公立何传耀纪念中学外静坐示威,声援于十一时遭警方枪击的中五学生。

2019年10月2日,一班中学生在荃湾公立何传耀纪念中学外静坐示威,声援于十一时遭警方枪击的中五学生。摄:陈焯煇/端传媒

刊登于 2019-10-01

#荃湾枪击#逃犯条例#香港#评论

十月一日,子弹穿过了一个孩子的胸膛,差点命中他的心脏。一如所料,警务处处长卢伟聪在当晚记者会上继续尝试淡化事件,他宣称伤者的伤处为“左肩”,但根据X光片显示,实际上子弹射进了伤者的左肺,距心脏只有3厘米。他又称警员当时的判断是最合理、最合适,亦是合法,但其后回应记者提问时又称他未就事件作调查,只凭影片作断判。法律学者张达明接受端传媒采访时就表示,警方与抗争者之间在混乱状态下哪些举动有争议,是需要严格调查取证的事,而非警方高层在未有调查情况下就为下属背书所可以回答的。

年轻示威者差点因中枪而送命,这是谁也不想看到的一幕,但对局势稍有认识的人都知道,这一幕早晚会发生。以林郑月娥为首的特区政府以至中央官员都必须为这悲剧负上全责。对于五大诉求,政府表面上说要藉沟通达成共识,实际上却是以枪杆子恫吓港人,以维持管治,殊不知“止暴制(止)乱”反成“止暴制(造)乱”。

事已至此,政府面前有两条路走。

事已至此,政府面前有两条路走:一是顺应民意,立即答应五大诉求,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彻查警暴,全盘改革监警制度;二是继续纵容警队的暴行,让枪击成为常态,彻底失去民心。

论远因,枪击事件完全是官员一手造成的。6月9日百万人游行,政府对民意视若无睹,坚持将《逃犯条例》修订草案提交到立法会审议,无异于全盘否定市民和平理性的表达方式,示威升级完全是可以预见的。终于林郑月娥在9月才姗姗来迟地答应撤回《条例》修订,证明了撤回条例绝非不可行,6月12日以来的政治冲突是可以避免的,但其间已经有大量市民被捕、受伤,纵然政府已经撤回修订,但并不足以平息民愤。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