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六四·三十年六四周年

专访裴敏欣:中国或通过改良式革命转型,挑战将来自中共内部

民主在全球遭遇危机,“中国模式”有无取代之势?六四在我们这个时代,还有没有重演的可能?

政治学者裴敏欣曾于两年前在香港中环接受了端传媒的专访。

政治学者裴敏欣曾于两年前在香港中环接受了端传媒的专访。摄:林振东/端传媒

特约撰稿人 Ye Wang 发自纽约

刊登于 2019-06-03

#裴敏欣#六四30年

两年前,任教于加州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的政治学者裴敏欣接受了端传媒的专访。毕业于哈佛大学政府系的他,师从政治学巨擘亨廷顿,在政商关系、中美博弈,以及民主转型方面著述颇丰。对于中国的民主化,裴敏欣一贯抱有非常乐观的态度,曾预言中国的政治转型将于未来十至二十年内完成。在2017年端与他的访谈中,他畅谈了自己对反腐和一带一路的看法,认为前者缺乏制度支持而多半无效,后者则很有可能变成中国发展道路上的陷阱。他更指出,习上台之后的一系列举措,标志着精英分赃式的“后天安门秩序”已宣告终结;个人领导将取代集体领导,成为中国政治的新常态。

两年之间,世界的变化似乎比我们所想像的更加迅速。新核心的权力巩固之路看上去十分顺利,而民主制度在移民浪潮和政治强人的冲击下,显得愈发左支右绌。强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让中美对抗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也让中国,乃至世界的命运,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学者们忧心忡忡地提醒着人们“民主滑坡”的危险性,而凯旋门前的黄背心,却凸显了当前体制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孱弱无力。六四三十年,亦是柏林墙倒塌三十年。然而,我们真的生活在了一个更有希望的世界中吗?

借此契机,端传媒再次采访裴敏欣,听取他对当下中国局势以及中美关系的判断。风雨飘摇之中,他对未来的看法可有改变?从修宪到贸易战,这一系列大事件会怎样影响中国转型的前景和潜在的途径?民主在全球遭遇危机,“中国模式”有无取代之势?六四在我们这个时代,还有没有重演的可能?香港的民主之火,又能否持续燃烧中国人压抑多年的情绪?

端=端传媒
裴=裴敏欣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