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五四百年

李欧梵:五四百年中的中国现代文学,传统与现代的吊诡

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之后,传统是否真的被推倒、消失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传统是以何种形式存在于现代?

浙江绍兴的鲁迅故居。

浙江绍兴的鲁迅故居。图:IC photo

刊登于 2019-05-04

#李欧梵#五四百年#端 x 《二十一世纪》

【编者按】:本文为《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19年4月号的文章,文章经杂志授权转载,因篇幅所限,略有删减。端传媒已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二十一世纪》建立长期稿件资源合作关系。

大家似乎都同意,这个运动有两个要点,一个是1919年5月4日的学生运动,另一个就是1917年在《新青年》杂志发起的“文学革命”。作为一个现代文学的研究者,我当然先从后者(白话文带动的新文学)说起。

白话的提倡和接受是跟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建立密切相关的。任何一个新的民族国家从殖民统治挣脱出来后,都必须处理语言统一的问题,越南、韩国和希腊皆是如此。而五四时期的白话文除了是民族国家语言的宏观问题,更涉及了传统和现代的纠葛。胡适提倡白话文,同时力主建设新文学和新文化。他的口号是“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国语基本上就是白话,但这白话需是全国人都使用的白话,广泛地牵涉到口语和读写。他自觉地要以一种生动的、统一的语言打造“国语的文学”,加以宣扬,让人学习,然后达成民族国家语言之建立。至于陈独秀,他在〈文学革命论〉里提出了鲜明的口号,要分别以建设“国民文学”、“写实文学”和“社会文学”,来推倒“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和“山林文学”。这一百年来,陈独秀的口号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为人熟知的潮流,并派生出许多不同的变奏。胡适和陈独秀俱意在推动文学革命,却没有时间兼顾运动背后的细节。例如,胡适讨论过很多大问题:甚么是文学、甚么叫新诗等等,并在长文〈建设的文学革命论〉里大谈文学创作的问题,好像甚么都懂,却从未深入研究那些问题。

五四运动领袖人物的共同特点是,他们都受过中国传统教育,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根柢。对中国传统文人来说,诗和文是非常重要的文学书写形式,而胡适却提出一律要用白话来写,急欲取代文言,于是就使传统和现代形成了对立的姿态。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之后,传统是否真的被推倒、消失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传统是以何种形式存在于现代?民初不少学者文人如林纾、王国维和刘师培等,都是用古文写作的。不单林纾十分反对用白话写诗文,不少人亦对能否以白话文写出艺术作品表示怀疑。反对白话的人看上去很保守,但他们其实都受过高等教育,有的还曾留学海外,跟五四新派人物还是有许多相通之处。对民国初年的人来说,传统就在生活里面,它是活生生的,无所不在;但当他们需要推动一个新的运动时,就自觉要把传统的门面打倒或重造。

我们该如何理解中国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在过去一百年多来,这是中国文化界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林毓生首先提出了“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注1),引起了当代学术界的热烈讨论。2019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我打算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