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2019文艺复兴奖

时过境迁,他们用非虚构还历史于沉默众人

走出自己的世界,去理解时代背景下,他人的喜怒日常,困境与幸福。

图:VCG via Getty Images

刊登于 2019-04-20

#端 × 文艺复兴

端传媒与文艺复兴基金会结盟,共同帮助华文世界的独立创作被看到。端传媒作为文艺复兴奖的媒体伙伴,将在四月共同见证“文艺复兴奖2019”的诞生。

“文艺复兴奖2019”分为纪录片、剧情片、音乐、非虚构写作、纯文学五项,我们将逐周揭晓入围及获奖名单。此外,特别设立的【端 X 文艺复兴传播大奖】,将开放给所有读者投票选择。投票通道已于4月中旬开启

前两周我们已经公布纪录片及剧情片、以及音乐的入围作品,本周揭晓非虚构写作入围作品。

本次入围“文艺复兴奖2019”的非虚构作品,有人类学的笔触、历史学的视野以及小城小街的体温;有关于政治经济结构的观察,关于历史与认同感的多元记忆,以及个体的变迁。我们常常强调这一点,走出自己的世界,去理解时代背景下,他人的喜怒日常,困境与幸福。

文艺复兴奖2019非虚构写作入围:

《麻风医生与巨变中国:后帝国实验下的疾病隐喻与防疫历史》

出版日期:2018/10
作者: 刘绍华
出版社:卫城出版

继《我的凉山兄弟——毒品、爱滋与流动青年》后,人类学家刘绍华再讲一个故事。1950至1980年代,从毛泽东时代到邓小平宣布改革开放之间,是现代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实验场的巨变时代。1950年以前原为麻风流行之地的中国,却在这高度政治化的三十年间,将麻风盛行率降到万分之一以下,达成联合国的防疫标准。

对此,刘绍华提出两个问题:中国究竟是如何办到的?中国的成就是否具有意义?读者可以再从这个角度想像:在一举降低痲风病率的同时,麻风病所遭受的污名与歧视是否得到了改变?为何?

刘绍华以与近50位医师的访问为切入点,想要厘清这段隐晦莫名的历史,并将历史的公共性还诸于劳苦沉默的众人,以此探究麻风防治这一病理现象背后,国家政治、公共卫生与个人身体之间的互动。

《终战那一天:台湾战争世代的故事》

出版日期:2017/12
作者:江昺仑等
出版社:卫城出版

战争投下炸弹,把人的生活炸成碎片,也把时代炸成不可共存的两半。

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宣读《终战诏书》的录音,从帝国平民百姓家中的收音机流泻而出,这是普通人首次听见天皇的声音,也是日本正式承认战败的重大历史时刻,史称“玉音放送”。彼时台湾人做为帝国的殖民地“子民”,亲临了同样的历史时刻,当时他们正在做什么?心中的感受为何?书中包含了九则由真实人物、真实情节构成的故事,分从“前线”、“后方”、“外围”三个视角。

台湾有复杂的国族政治史,因此看待历史的角度微妙而多元,有的人在“日本时代”加入战争,从战场归来口中却是“中华民国”。阅读这段历史及个体故事的意义,也许就在其中。

《步》

出版日期:2018-07
作者:赵晓彤
出版社:石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步》是在散步中得来的。

这是一本以香港不同地方的历史、文化、风貌为故事背景的短篇小说集,同时书中很重要的部分,是摄影师EL用四个月时间跑遍本书提及的每个地点,以影像记录2018年的香港。

读者可以将它当作一本小说来看,也可以当作一本风土志,但它并没有要把香港的亮丽展现给人。它讲一条街、一个人、一只牛的故事,讲遍香港18区,以此城的真实处境,承载人事的真实情感。这或许是关于香港的最细微而具体的体现。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