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傳媒與文藝復興基金會結盟,共同幫助華文世界的獨立創作被看到。端傳媒作為文藝復興獎的媒體夥伴,將在四月共同見證「文藝復興獎2019」的誕生。
「文藝復興獎2019」分為紀錄片、劇情片、音樂、非虛構寫作、純文學五項,我們將逐週揭曉入圍及獲獎名單。此外,特別設立的【端 X 文藝復興傳播大獎】,將開放給所有讀者投票選擇。投票通道已於4月中旬開啟。
前兩週我們已經公布紀錄片及劇情片、以及音樂的入圍作品,本週揭曉非虛構寫作入圍作品。
本次入圍「文藝復興獎2019」的非虛構作品,有人類學的筆觸、歷史學的視野以及小城小街的體溫;有關於政治經濟結構的觀察,關於歷史與認同感的多元記憶,以及個體的變遷。我們常常強調這一點,走出自己的世界,去理解時代背景下,他人的喜怒日常,困境與幸福。
文藝復興獎2019非虛構寫作入圍:
《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後帝國實驗下的疾病隱喻與防疫歷史》
出版日期:2018/10
作者: 劉紹華
出版社:衛城出版
繼《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後,人類學家劉紹華再講一個故事。1950至1980年代,從毛澤東時代到鄧小平宣布改革開放之間,是現代中國成為社會主義實驗場的巨變時代。1950年以前原為麻風流行之地的中國,卻在這高度政治化的三十年間,將麻風盛行率降到萬分之一以下,達成聯合國的防疫標準。
對此,劉紹華提出兩個問題:中國究竟是如何辦到的?中國的成就是否具有意義?讀者可以再從這個角度想像:在一舉降低痲風病率的同時,麻風病所遭受的汙名與歧視是否得到了改變?為何?
劉紹華以與近50位醫師的訪問為切入點,想要釐清這段隱晦莫名的歷史,並將歷史的公共性還諸於勞苦沉默的眾人,以此探究麻風防治這一病理現象背後,國家政治、公共衛生與個人身體之間的互動。
《終戰那一天:台灣戰爭世代的故事》
出版日期:2017/12
作者:江昺崙等
出版社:衛城出版
戰爭投下炸彈,把人的生活炸成碎片,也把時代炸成不可共存的兩半。
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宣讀《終戰詔書》的錄音,從帝國平民百姓家中的收音機流瀉而出,這是普通人首次聽見天皇的聲音,也是日本正式承認戰敗的重大歷史時刻,史稱「玉音放送」。彼時台灣人做為帝國的殖民地「子民」,親臨了同樣的歷史時刻,當時他們正在做什麼?心中的感受為何?書中包含了九則由真實人物、真實情節構成的故事,分從「前線」、「後方」、「外圍」三個視角。
台灣有複雜的國族政治史,因此看待歷史的角度微妙而多元,有的人在「日本時代」加入戰爭,從戰場歸來口中卻是「中華民國」。閱讀這段歷史及個體故事的意義,也許就在其中。
《步》
出版日期:2018-07
作者:趙曉彤
出版社:石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步》是在散步中得來的。
這是一本以香港不同地方的歷史、文化、風貌為故事背景的短篇小說集,同時書中很重要的部分,是攝影師EL用四個月時間跑遍本書提及的每個地點,以影像記錄2018年的香港。
讀者可以將它當作一本小說來看,也可以當作一本風土志,但它並沒有要把香港的亮麗展現給人。它講一條街、一個人、一隻牛的故事,講遍香港18區,以此城的真實處境,承載人事的真實情感。這或許是關於香港的最細微而具體的體現。
!竟然看到最愛的兩個機構合體。感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