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还要多少无谓牺牲,才能走出凉山大火后的自我感动?

一次惨烈的失败,成为“制度优越性”的注脚。

2019年4月4日,为悼念于四川凉山殉职的消防员,西昌市在火把广场举行集体追悼会,亲人悲痛难抑。

2019年4月4日,为悼念于四川凉山殉职的消防员,西昌市在火把广场举行集体追悼会,亲人悲痛难抑。图:IC photo

明亮

刊登于 2019-04-08

#凉山火灾#中国消防制度#中国大陆

根据官方通报信息汇总,中国大陆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山火火灾,全程已经比较明晰。火灾起因是2019年3月30日的雷击,初期过火面积约两公顷,约等于两个标准运动场的面积;4月1日,过火面积扩大到15公顷;4月5日,前方指挥部宣布,火场基本得到控制,总过火面积约20公顷。

悲剧出现在火灾第二天,也就是3月31日下午5点50分:因为风向急转引发的“爆燃”,30名扑火人员在转场过程中牺牲,其中森林消防队员27人,地方干部群众3人;加上4月4日新发现的遇难人员,这起火灾中的总伤亡人数已经达到31人。

这次凉山火灾救援,暴露了当前中国救灾体制下的弊端:以“人定胜天、无条件战胜自然”为目的的救灾体系,在遇到突变情况时,因为救灾目标的不确定和缺乏应变能力,从而酿成无谓的牺牲。

大陆官方与多数媒体事后赞美牺牲、缅怀烈士。笔者为逝者顿足,但回顾整个救援过程,他们的牺牲不应该是必然的。掩盖对事件的反思,而假“英雄”之名祭奠,枉耗的是人命,是祭典者一厢情愿的自我感动。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