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冯梦哲:死亡阴影、惩罚隐喻和道德审判——从基因编辑婴儿看爱滋污名

贺建奎的解释苍白甚至道貌岸然,但他某程度上点出了一个现实:中国的艾滋病感染者们正在面对“相同的命运”,造成这个命运的不是医疗技术的限制,而是误解和歧视。

一名实验室技师正进行试管婴儿培育与基因检测。

一名实验室技师正进行试管婴儿培育与基因检测。摄:Imagine China

刊登于 2018-12-05

#冯梦哲#爱滋病#基因编辑#评论

编按: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30周年,适逢11月底中国大陆刚爆发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艾滋病”这一词汇,以“通过基因编辑被完全免疫”的姿态,成为此一事件中除“贺建奎”、“基因编辑”之外的第三个关键词。尽管在此风波中,“伦理”最为人乐道、怒骂,但从人们对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孩子的部分评价中,仍可见社会大众对此疾病的误解甚深。在“世界艾滋病日”推广30周年之际,我们能借此风波再一次深刻地反思自我、认识艾滋病吗?

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风波,无疑是近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艾滋病”(又名“艾滋病”)这个历来被附上诸多隐喻的疾病,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与学术讨论紧扣的姿态,高调地进入公众视野。

连续数天的大型科普后,一个事实终于得以被更多人知晓——经过抗病毒药物治疗,病毒载量达到不可检测水平,加上阻断措施,HIV阳性的父亲和HIV阴性的母亲100%能够生育出HIV阴性的下一代。可是在定制婴儿消息刚传出时,一些网民的首要疑问还是“有爱滋为什么还要孩子”——这与后来不少人提出的“基因编辑婴儿长大后不应生育”的说法,如出一辙地展示了人类的傲慢和恐惧。

贺建奎这样回应对手术必要性的质疑:基因手术可保护他们(指感染者家庭)的孩子“免受相同的命运”,即免受因感染者身份受到歧视的命运,包括“雇主可能在员工感染HIV后解雇他们,医生拒绝治疗”等(讽刺的是,这对婴儿似乎终归避不过被当成异类的命运了)。

尽管在手术潜在风险和伦理问题下,贺建奎的解释显得苍白甚至道貌岸然,但他某程度上点出了一个现实:中国的艾滋病感染者们正在面对“相同的命运”,造成这个命运的不是医疗技术的限制,而是误解和歧视。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