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还我客家话”运动30年后,“客家”的面貌清晰了吗?

土楼、花布......种种被执政和政治人物所宣传为“客家”的事物,恐怕只是一场美丽的误会。

2015年3月7日,台中新丁粄节踩街,在地居民穿客家花布衣,扛轿游街。

2015年3月7日,台中新丁粄节踩街,在地居民穿客家花布衣,扛轿游街。图:Imagine China

赖有心

刊登于 2018-11-11

#赖有心#客家文化#评论

今年是台湾“还我客家话”运动三十周年,从那个时候开始逐渐掀起的一股客家学热潮,除了让客语重新出现在台湾的公共领域,也让台湾人重新地认识了客家。但经过了三十年岁月,这股延续至今的客家热潮,是否还守著当年捍卫客语、延续客家文化命脉的初衷?

1949年之后,内战失败,退居台湾的国民党政府推动起“国语运动”,台湾本地语言,诸如台语和客语,在学校不要说教授,学生连下课休闲时间都不能使用,电视播出则有固定时间限制,种种行政措施,造成台湾本地母语的严重流失。“还我客家话”运动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抗议国民党政府以法令限制在公共领域里使用客家话。

1988年12月,“还我客家话”游行在台北市登场。当天有三千多人走上街头,游行过后,相关运动者在全台各地发起小型演讲,终于推倒了语言限制的高墙,促成广播电视法的修法,也逐渐在台湾掀起了对于母语、在地文化的热潮。

2001年,台湾政府成立了隶属行政院的“客家委员会”主管客家事务,各地方政府也纷纷成立层级不同的客家行政单位;紧接著全球第一个以台湾客家话为主的客家电视台在2003年正式开播,2010年台湾立法院通过“客家基本法”中明文规定“客语为国家语言之一,与各族群语言平等”,也强调“人民以客语作为学习语言、接近使用公共服务及传播资源等权利,应予保 障。”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