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深度中国经济大变局

很想买,但没信心:消费降级,一个即将抵达的目的地?

消费降级真的来了么?是人们从之前的狂热购物中冷静下来,转向理性消费;还是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失业、通胀和资产流失,决定“共克时艰”?

在中国大陆经济下行、房价房租暴涨、中美贸易战升级、焦虑情绪愈盛等背景下,消费降级一词最早在2018年5月被媒体抛出,与前几年盛行的消费升级相对立,随即引发了人们的热切讨论。

在中国大陆经济下行、房价房租暴涨、中美贸易战升级、焦虑情绪愈盛等背景下,消费降级一词最早在2018年5月被媒体抛出,与前几年盛行的消费升级相对立,随即引发了人们的热切讨论。摄:林振东/端传媒

特约撰稿人 莫云 发自深圳

刊登于 2018-10-25

#中国经济大变局#中国经济#中国大陆

消费降级,用来形容购买力下降、不买或少买贵价货的消费行为。在中国大陆经济下行、房价房租暴涨、中美贸易战升级、焦虑情绪愈盛等背景下,消费降级一词最早在2018年5月被媒体抛出,与前几年盛行的消费升级相对立,随即引发了人们的热切讨论。这个话题的热度从盛夏延续至初秋,中外媒体、消费品牌与企业、市场观察者竞相加入,试图辨明中国人的财富与心态在这个转折时代的真实面目。

《纽约时报》在2018年8月末的一篇报导里,把中国的消费降级描述为:“不吃牛油果。骑车而不是打车。喝啤酒,不喝鸡尾酒——而且还不要精酿啤酒。点中杯奶茶,不点大杯。放弃健身房,像大妈那样去跳广场舞。一些人开玩笑说要用吃肉替代豆腐,因为美国关税已经让进口大豆变得更加昂贵。”

细究的话,仅以这些现象就得出消费降级的结论多少有些片面。譬如,有多少人从过去的大杯奶茶换到中杯奶茶?统计数据并不明确。即便有数字佐证,另一个未被提及的原因很可能是中国消费者日益增强的健康意识——无论是传统的粉冲奶茶还是新式的现泡茶饮,都可能含有大量的糖分和卡路里。

不过,低价商品的销售数字确实上涨了。从拼多多的走红,到榨菜、速食面的热销,均被视作消费降级的有力证据——经济环境下行,人们对廉价商品的需求上升。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