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少数族群

提升中华民族、国家认同感?香港少数族裔必修中国历史课的痛苦心路

既然中文是少数族裔学生的“第二语言”,他们视中国历史为自己“第二家乡”的历史也可以吗?

地利亚修女纪念中学(吉利径)因其办学机构一直有招收基层少数族裔学生的传统,故2010年起开始招非华语学生,现在少数族裔学生是学校的大多数。由于学生背景多元,故现时授课语言为英文。

地利亚修女纪念中学(吉利径)因其办学机构一直有招收基层少数族裔学生的传统,故2010年起开始招非华语学生,现在少数族裔学生是学校的大多数。由于学生背景多元,故现时授课语言为英文。摄:Stanley Leung/端传媒

特约撰稿人 李宝怡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8-08-28

#少数族群#中国大陆

“孙中山,孙中山⋯⋯他是中国的皇帝!”—— 香港学生 Bibi,18岁

18岁的 Bibi 和17岁的 Sarah,是一对“土生土长”在香港的巴基斯坦裔姊妹。她们的父亲一代 20 多年前从老家移居而来,居港廿载,家中却至今都是“巴基斯坦式”的:全家是虔诚的回教徒,家人之间仍用乌都语沟通,所有人都爱看板球赛。可是,姊妹俩的特区护照上,国籍一栏都写著“Chinese”;她们拿的是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Bibi 认同自己是“香港人”,而妹妹 Sarah 既不觉得自己是“巴基斯坦人”,也不觉得自己是“香港人”;她们都会说粤语和英文;也爱吃谭仔米线。

Bibi 和 Sarah 是香港 5 万多“少数族裔”(注1)学生中的两个。虽然统称“少数族裔”,但其中较富裕家庭可以负担高额学费,让子女入读以英文(或其他语言)为主的国际学校,也可以考虑到外国、外地升学和发展;同时亦有相当多的家庭希望子女在政府资助的主流学校接受教育——这里学费相对廉宜,亦可多接触中文,因为这些孩子大多数也打算未来留在香港本地发展。Bibi 和 Sarah 就是后者。

姊妹二人的小学与中学都是香港本地主流学校,享受政府资助的 12 年免费教育。但相应的,这些就读主流学校的少数族裔学生也要跟其他所有本地学生一样,接受跟随教育局统一课纲所设定的课程制度和教学内容,学习生活也受到教育局政策的风吹草动所影响——其中最新的变化,是特首林郑月娥曾在去年施政报告中宣布的,将把中国历史科列入全港受政府资助、行本地学制的主流中学的初中必修科目。

注1: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2016年中期人口统计主题性报告:少数族裔人士》,2016年,香港人口占8%为少数族裔人士(即非华裔人士),即约26万人。其中80%为亚洲人(如菲律宾裔、印尼裔;南亚裔如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孟加拉等;日裔、韩裔等),其余则为来自拉丁美洲、非洲和欧美的人士;至于像 Sarah 和 Bibi 那样,正在香港修读全日制课程的少数族裔学生则有约5万人。

“那么你记得谁是孙中山吗?”——一双大眼睛的 Bibi 本来好多想法,听见记者这样问,便用力思索,然后用粤语说:“孙中山,孙中山⋯⋯他是中国的皇帝!”Bibi刚经历文凭试(香港的大学入学考试)放榜,将会升读副学士课程。但刚刚经历大考的她对“孙中山”的答案,实在让身边平日替她补习的老师谭婉仪(融乐会倡议主任)失笑。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