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郑司律:香港需要怎样的中史科

政府对中国历史科的动作,或许正正是一个机会,去思考我们究竟要怎么样的中史科。

刊登于 2015-08-12

郑司律:为什么学生感情是可以被预期的?图为香港小学生上课期间拉起国旗。
摄:Bobby Yip / Reuters
郑司律:为什么学生感情是可以被预期的?图为香港小学生上课期间拉起国旗。 摄:Bobby Yip / Reuters

台湾的历史课纲调整,引起群起反对,更有反课纲的学生为阻止课纲推出而自杀殉道;政府仓卒推出有问题的课程,引起年轻人的反抗,情况一如香港数年前的反国民教育科运动。国民教育虽未有成科,但洗脑的阴影依旧笼罩香港社会,市民自发揭露课本的灌输情况,比如模拟游说同学参加中共游击队、面向国旗露出神圣目光等等,有政治偏向和盲目爱国的内容经已潜藏身边。

当然,政治影响历史教育并非偶然,英治时代的文史教育,摒弃的民族主义对学生的影响,把文史纯粹当作知识的教育;而在不久之前,吴克俭提出“略远详近”调整初中古代史和近代史的比例,则反过来令人忧虑是以加强近代史为名,包装党国内容;蒋丽芸以“夏商周都系野史”的言论为政府辩护,以怪论混淆视听,更加令人哗然。

中原王朝的中国?

政府对中国历史科的动作,或许正正是一个机会,去思考我们究竟要怎么样的中史科,特别是建制阵营把中史科与必修与否、学生是否爱国,又或者塑造“通识金装上阵,中史仓皇下马”的假对立,更加是妨碍思考我们的中史科究竟要怎么样。

不论课程改革如何,中史科的课程内容大都是按皇朝顺序编排,由商周到现代,这种教学模式经已有数十年历史。但奇怪的是,中国既然自称是多民族国家,可是我们的中国历史科却围绕着以中原王朝为核心,使得中国历史就等于中原王朝的历史。虽然在新高中课程之中,已经加入诸如“北朝汉胡融和”、“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等内容,但当中编配依然以汉族为主轴,连辽、金、西夏这些与宋朝并立的非汉族王朝(即使是传统上也被纳入正史的部分),它们的制度、社会文化、治乱兴衰过程,在课程中依然没有位置,仅仅以两宋为中心。

这面对一个很吊诡的状况,中国历史科课程是一个遵循传统正史的框架,却套在一个理应是现代的多民族国家之上,呈现的面貌必定是偏颇而不整全的;如果放诸中原王朝的角度的话,某些不属于今日中国的地方可能与中原王朝有更紧密的关系,比如朝鲜和琉球,那呈现的面貌大概是汉字文化圈的东洋史而不是中史了;反过来,如果是放诸于今日中国,说中原王朝足以代表“中史”的话,那未免将其他非中原王朝的部分迫退到很尴尬的政治位置:就是中国本部以外的地方根本就不被视为中国。

一般人的历史?

而非政治史的部分,从前文化、经济、中外交流、制度史等不同范畴组成所谓乙部,而2006年后则不再与政治史分开,如今新高中课程也没有分开政治史和社会史。高中课程在选取课题时,则由于课程编排,未能把诸如经济重心转移、思想发展、社会阶级变动等范畴的整个趋势呈现,只按朝代特色而个别选取,同时另有六个专题单元以供学生按兴趣选修。

但无可否认,中国历史科课程依旧围绕帝王事迹以及制度变迁,譬如秦汉大部分内容在于秦皇汉武两位皇帝的统治;隋唐部分则集中于开皇、贞观、开元三朝的治绩;宋元明清的重心则在君权的演变;近现代史则围绕国际关系和诸如改革、革命、内战等政治发展。而所谓一般人的历史,则呈现在选修部分的某些课题,探讨女性、知识分子的经历、角色,和背后的历史变迁。

无疑这是一个挑战,政治史即使纷陈复杂,但聚焦选取某朝治绩,可以交代得到历史的基本背景;而诸如社会史、思想史、战争史等专史,范围较政治史更为多元,学生对不同题材的兴趣也不一样,但碍于课程有限节数,加上应试需要的限制下,则只能围绕政治史交代的基本背景,择题而教,其他则只有赖学生能够有自发兴趣加以深入探讨。近年几次的课程指引,都提及要调整比重,提高学生兴趣,而最终都无可避免触及十多年来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如何处理香港行之多年的应试教育,当中最为人所见的影响,就是消磨学生的学习意愿。

国家民族的认同?

若果中国历史的中学课程,出于传统习惯使然也好,出于实际课节的时间限制也好,都面对着“中原王朝──非中原王朝”、“帝王将相──一般人”之间的角力,只能呈现出的中国不单单是程度上的简单,更是并不完整,一个偏向追溯正统的中国。

若果我们要接受这个概略安排,大可以在认识课程内容外;鼓励学生探索课外知识;再让学生体会历史与现今生活的关系、独立批判思考,并能够反省修正,这都是可发挥的开阔空间;但偏偏在中史课程中就认同感和归属感限死一条直路,课程理念上讲明“本国历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素材”、目标是“提高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定要有认同感吗?为什么学生感情是可以被预期的?

概略的课程、不完整的中国概念,自然有其用处和局限;但竟然从中预设学生要爱国、有感情、有认同?这无助于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自主。放诸今日的中国──一个一党专政集权的国家,中国历史科除了改善上述所指的问题,尽量呈现一个较平衡的中国以外,更不应成为增进对国家民族单一感情和认同的工具──认不认同是学生自己的事。

如果我们相信,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从思考和探索中,作出选择,那么塑造国家认同的文史教育,无疑是与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更不要因此而蒙蔽我们讨论文史教育政策时的焦点。

(郑司律,时事评论员)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