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深度

他研究北京“私搭乱建”局部史,再用“拆墙打洞”的方式盖房子

面对中国轰轰烈烈的城市整治运动和资本主导的社区士绅化,青年建筑师朱起鹏找到了自己的回应方式——书写“私搭乱建”的野史,再用“拆墙打洞”的方式盖房子。

朱起鹏站在胡同当中,看着穿睡衣和拖鞋的中年女人牵着柯基犬走出家门,在路边闲坐,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聚在树荫下,搬出自家的桌椅板凳,打麻将、喝茶。“他们没有把胡同当做公共领域,而是当成起居空间。”

朱起鹏站在胡同当中,看着穿睡衣和拖鞋的中年女人牵着柯基犬走出家门,在路边闲坐,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聚在树荫下,搬出自家的桌椅板凳,打麻将、喝茶。“他们没有把胡同当做公共领域,而是当成起居空间。”摄:Gabriel/端传媒

端传媒记者 张妍 发自北京

刊登于 2018-05-21

建筑师朱起鹏眼中,在北京“最文艺的旅游方式”是先吃一碗爆肚(编注:老北京小吃),然后拿着文物地图集,在旧城里按图索骥地寻访古迹。

五年前,他在北京鼓楼附近的胡同里找到一座名叫“宏恩观”的庙宇。这原先是一个道观,是清末退休太监养老的地方,60年代被改造成车间厂房,90年代工厂停产,原先的各个殿宇被分租给菜市场、超市、枱球厅、咖啡厅、live house、酒吧……2003年左右,一位文莱设计师看中了这里,斥巨资把大殿后方改建成高级会所,英国前首相卡梅伦(David Cameron)访华时就曾造访停留。

“卡梅伦在宏恩观里喝茶,门口一字长蛇站满了外国帅哥保安。保安身后的山门里,地下摇滚乐队在 live show;山门边的菜市场里,胡同大妈跟菜贩子为一捆韭菜讨价还价……”在今年3月的一次演讲中,朱起鹏绘声绘色地赞叹宏恩观的奇特景象——不同群体的人们都能在这小小一方天地里找到自己的位置,“你看别人的时候,你也成为别人的风景。”

那一场演讲的题目叫做《北京“私搭乱建”局部史》。朱起鹏以宏恩观为例,叙述“私搭乱建”对于北京这座城市的意义:“这些自发组织的、非正式的建造,真实地描摹了一个(北京)旧城的世界。这个世界是这么鲜活,这么生动有力。”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