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香港教科书审查争议──历史教育只能是传达国族情感的工具?

这议题不单与行文造句有关,还涉及如何将史事置于历史脉络的问题。事实上,“中国坚持收回香港主权”的问题,是中、英两国争论香港主权的复杂和漫长的历史发展。

香港历史博物馆内的“香港故事”展览。

香港历史博物馆内的“香港故事”展览。摄:林振东/端传媒

朱维理

刊登于 2018-05-07

#朱维理#评论

近日,香港教育局的评审报告要求某出版社修改其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措辞不恰当”及“概念不清”的字词,再次引起社会对历史教育的关注和讨论。部分评论赞扬评审报告跟随时代步伐修改历史观点,并认为反对人士意图藉教科书“篡改史实”,以求“文化自立”以至“港独”。又有论者认为中国政府干涉属于香港自治范围的教育政策,导致评审委员会自我审查,向香港莘莘学子灌输大一统思想。

这些聚焦于教育局和评审报告背后的政治考量,以及香港历史教育诠释权的评论,同样指向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香港需要怎样的历史教育?本文希望从是次争论探讨历史教育的意义,抛砖引玉,思考下一代应该学习怎样的历史、他们应该怎样学习历史等问题。

是学习历史还是观点?

是次争议源于教育局的评审报告认为一些沿用已久的用字“措词不当”。就以“中国坚持收回香港主权”一语为例,教育局长根据现行的《基本法》框架,指出中国一直拥有香港主权,而此举“(实现了长期以来)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共同愿望)”。故此,当中不存在“英国移交香港主权予中国”,或是“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议题。因此,特首认为“中国恢复行使香港主权”比“中国收回香港主权”更精确。

这议题不单与行文造句有关,还涉及如何将史事置于历史脉络的问题。事实上,“中国坚持收回香港主权”的问题,是中、英两国争论香港主权的复杂和漫长的历史发展。简单而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后,多番表示香港与澳门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待时机成熟时才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不急于立即“收回”。英国虽然认为其在香港的管治合法性,建基于具国际法律效力的三条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但它避免在国际社会中谈及香港的主权问题,从而尽量维系中英关系,以及避免在二战后的去殖化(Decolonisation)浪潮中,遭受更多国际压力和指责。(注一)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