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深度年度专题

后年改时代台湾人才危机:我离开,因为我想做一流学者

台湾养成的年轻博士,为追逐一流学者梦,离开“只想留住老人”的故乡;有潜力的优秀外籍学者,却多将台湾当“驴”,且骑且寻马。时间如浪花,渐渐淘尽上世纪的人才基础...

台湾的整个高教制度,一方面在冲国际发表数量在提升硬件,但另一方面,高校内部的制度文化却又极端保守。

台湾的整个高教制度,一方面在冲国际发表数量在提升硬件,但另一方面,高校内部的制度文化却又极端保守。摄:林振东/端传媒

特约撰稿人 贾选凝 发自台北

刊登于 2017-12-16

#2017年度专题#台湾人才危机

【编者按】2017年上路的年金改革,让台湾的小学、中学与大学教师都士气浮动,动摇国民人才培育基础。然而,台湾的“人才问题”,看在以往被认定为“顶尖菁英”的博士眼中,又是另外一番光景。继昨日的〈后年改时代台湾人才危机:基层教师能安心作育英才吗?〉端传媒紧接著推出〈后年改时代台湾人才危机:我离开,因为想做一流学者〉

学术市场情境独特,伴随著年金改革对大学教师退休金的巨大冲击,高教人才外流,看似与薪资体系的变动高度相关。但事实上,比人才流失更严峻的问题,是“人才断层”。

谈人才流失之前,先谈人才断层

在中研院院士、台大政治系教授吴玉山看来,台湾最大的问题可能不是“留不住人才”,而是民众对于长期的教育投资已经失去兴趣。早年台湾大批学生出国研读博硕士学位,“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曾是高等学府蔚然成风的留学梦写照,1980年代后期,台湾留学生更占据了美国外籍生中的最高比例。

今年59岁的吴玉山,亲身经历过那个“去美国”的年代,如此认为:“日后台湾的各项发展,得力于‘海归派’很多,所以那时候一方面也有人才流失,一方面美国又替台湾造就和储备了大批的人才,这个菁英阶层对于台湾的发展太重要了。而1990年代以后,留学的数字大量减少,念博士的更大幅缩减,人才库要告罄了。”

在台湾学生对留学兴趣缺缺时,中国大陆学生取而代之,连续7年独占美国外籍生的鳌头,每学年留学生人数达到30万人以上。而台湾,反而成了近年来“亚洲唯一”赴美留学人数呈负成长的国家,愿意投入几百万台币攻读博士的留学生,更少之又少。吴玉山直指:“现在谈的问题常是台湾留不住人才,而台湾没有办法透过国内和国外的两阶段训练继续创造人才的问题,更为根本。”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