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深度年度專題

後年改時代台灣人才危機:基層教師能安心作育英才嗎?

2017年上路的教師年金制度,讓校園裏不少資深老師與新進教師都心事重重、士氣低落,將眼光放遠來看,這恐將讓台灣的「人才荒」更加嚴峻......

2017年1月22日,在台北總統府前舉行反年金改革請願,示威者展示「全民遭殃」的標語。超過一萬多名退休教師,警察,公務員和軍人參加。

2017年1月22日,在台北總統府前舉行反年金改革請願,示威者展示「全民遭殃」的標語。超過一萬多名退休教師,警察,公務員和軍人參加。攝:Sam Yeh/AFP/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游婉琪、胡清雅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17-12-18

#2017年度專題#台灣人才危機

2017年12月17日,軍公教團體再次因為年金改革議題走上街頭遊行。這場堪稱「2017年最後一場反年改抗爭」的行動,並未吸引太多市民注目,畢竟這一年來,為了軍公教年金改革議題,許多一生從未上街抗議的退休公職,在街頭與警察衝突、追著總統蔡英文貼身陳情,甚至不惜阻擋世界大學運動會的選手進場,早已引來各式激烈的辯論與批評,到了年底,多數人對此議題早已疲乏,沒有太大的討論興致。

另一方面,作為台灣經濟發展基石的教育體制,在2017年走上了關鍵十字路口,讓人才問題看來難見好轉。牛津經濟研究院在2012年發布的調查中曾預估,到2021年,台灣將面臨全球最嚴峻的人才失衡。產業轉型升級遲滯,難以提供專業人才所需要的薪資水平與競爭平台,讓知識技術與創新能力開始喪失了源頭活水,將會是惡性循環的起點。

在此時上路的年金改革,雖然試圖平衡社會資源分配,卻可能意外地讓人才危機雪上加霜:因為「被年改」的群體中,包含教師。十萬餘小學、中學、大學教師深受衝擊。許多資深老師為了多存老本、補足退休後財務缺口,選擇延後退休;許多等待「轉正」的非正式教師,眼見取得正式資格的希望越來越渺茫,有人選擇堅持等待,有人選擇認輸改行。台灣的教育現場,總體士氣低落。而他們正培養的,是目前仍在中、小學的「00後」與「10後」。三十年後的人才危機,會否由此埋下不利的種子?端傳媒今、明兩日推出台灣年度專題,仔細檢視年改問題喧騰的背後,「動搖國本」的台灣人才缺口問題。

代理代課教師「扛屎缺」 打擊教學士氣

早晨七點多,秋陽探頭,台北仍在半夢半醒之際,蔣文衡已走下樓梯,關上租屋處的大門。他走到巷口的超商買了一個三明治,邊撕開包裝,邊走向公車站。他今年29歲,自研究所畢業後,已在台北市某高中做了兩年的代理老師,教的是「公民教育」。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