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读者十论:你把每一天当作什么?

“读者十论”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

端传媒社群组

刊登于 2017-12-10

#读者十论

【编者按】“读者评论精选”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

1. RitalinD,回应《异乡人——老清新:从台北翻墙到北京,穿梭于中国梦与小确幸》

我的二十五岁基本上生活在广州,我对这个地方仍然有很强的异乡感。故乡感来源于什么?来源于熟悉的商贩和地标,这些在最近十年的拆除城中村活动中拆得七七八八了。或许本土粤剧栋笃笑茶楼白云山能保留小小,但在政府的改革中也能以嗅到一丝剩余的味道。那交心的朋友也许能挽回一丝旧日的味道,但每日的如逃生般生活工作已没有力气和心情好好坐下来交流。

羡慕香港和台湾的民众,能慢下来思考什么才是需要的。时常觉得自己坐在挤满人的巴士里,被钢铁方盒裹挟着,车轮轰隆隆地前进。没有人能让它减速,我知道它随时会将我撞成粉碎,但我没办法,我已经上车了(或者说被上车)。我把每一天当作幸存。

2. Fai,回应《黎蜗藤:北京粗暴清理“低端人口”背后,更复杂的本土主义视角》

北京政府的所作所为真正的利器不是大铁槌,而是这种以“本土主义”的资源理性来分治群众利益的管理手段(很明显,同是被清理,大家接收到的信息就是不同),还有中国人独有的“宽容”和“大局理性”。

不如这样吧,让我们来想想不这样可以怎样?

1.大城市吸引外地人,就不管其生存条件有多不堪,城市始终是“发展”图腾,世界皆然。要做人口管理,城市push的同时,地方要pull。我们看到北京多了不起的同时,就得将目光引向地方/原乡的凋零。在北京这件事上,不要只注意本土主义(必然不过的情绪)的狭隘(这已成为让人噤声的幌子),还得看到地方行政如何把流民变得毫无退路。北京的生活条件很恶劣,人们未必不想回乡(还不提部份人本来就是北京农民,地已被收只靠租金生活),要吸引人离开城市,是否应该在地方提供相应的吸引条件?但是,中共做不到这点,为什么?一则无心,二则无能,最后只能暴力驱赶,制造本土难民。最坏的是,它好像没有了全国协调的能力,这可对谁都不是好消息。

香港之不宜作为与中国其他城市相一致的例子,因为香港自始至终就不在这个行政系统里面。香港也没有在开端进行理性的人口管理的权力,只能眼看城市拥挤还得被迫接受,其排外情绪就更可想而知。

2.问题之复杂,需要沟通、谅解、共同的智识参与,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缓和社会矛盾,让民众对自身处境有足够的自觉,作出更理性选择(如果有得选),容许有能力的人提供协助。但中国没有这样的空间,为什么?因为中共根本就惧怕公民参与与集结。

3.事实是什么?中共以它的特有方式制造了它特有的问题。承受后果的人看不到根源,反而以其后果合理化/软化其处理手段。这是谎谬的。如果中共还希望在世人面前有个人样,如果论者有心有力,就不是对一群身处开放社会的读者说教,而是提出亡羊补牢的建议,如果你的建议能够上达天听,而中共还有这心力…和打算(?)去理性治国。

别再佯装理性,我们没有这个位置。分析,不是为了得出它也有合理一面的结论,而是预测它下一步会做什么,人民可以如何自处。

3. 不配,回应《黎蜗藤:北京粗暴清理“低端人口”背后,更复杂的本土主义视角》

感谢作者,“本土主义属性”这个角度很棒,但仍然不能合理化整件事,无论其做法是温和还是激烈的,回应作者在文中的提问:城市本土主义究竟有没有合理性?该如何取得平衡?这问题在中国好像无需这么理智讨论。

为什么大家想去城市,无非就是中国对各地的资源分配的不平均。如果说香港人通过英国的治理及香港人自己多年的努力,创造了这个城市的繁荣,而大陆每天批准一两百个持单程证来港定居的人,其中部分人对香港贡献少而纯享受福利的,那么香港本土派针对性地排斥这一人群,还说得过去,香港本土主义在这一时期的合理性也更高;但在大陆的中央政府把各省的税收走了然后投一大块到北京,然后北京说我要讲城市本土主义,我不要外地人?那么东北人能否全体拒绝交国税?能否把清华北大等高校搬迁几所到东南各省?能否立法禁止每所北京医院雇用超过一名国内一流的医生、其余的分去西部?

这么说使得北京好像也有点两边不是人,引用以前看过的两篇短文(大意)为北京开脱一部分责任吧:一是来自很久前的微博,你囯的任何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一个问题;二是不久前来自twitter,每次有社会热点问题,大家都假装震惊,假装这一次真的踩到了底线。

4. 退休老头,回应圆桌话题《中国强推煤改气惹民怨,为什么环保与温暖不可兼得?》

刚刚看到某同志的留言:在农村...谈什么建筑师?这一点让我感慨万千,不得不再多说几句话。

中国13亿人口有8亿住在农村,假设农村每户4口,那么就有2亿栋农舍,这群农舍从破烂到豪华,体积、外观和装修上有着天壤之别,然而本质上却没啥两样。

首先是今天的主题冬天保暖,有钱的村书记家中自己有个小锅炉烧水供地暖,一天24小时暖和的很,没钱的生个火塘,也能凑合过冬,至于房子本身是否保暖?没人关注,真的没人关注,有钱的村书记不过是从网上下载一些平面图找个工程队就开干,没想过保暖;没钱的贫农就只能自己在农暇时弄点砖瓦修修补补,没有能力想到保暖。再看看农舍建材,早年是以杂木为梁柱,黄土加碎高粱杆打成的土胚墙,现在则是钢筋、水泥、砖块、玻璃,要说起保暖和环保,早年的农舍的土墙可是比现在的别墅既环保又保暖的太多了,如有半米厚的土墙基本上墙内温度可以保证。

现在各地方为了农舍需求所建的水泥厂、小钢铁厂、小砖窑等哪个不是污染大户?哪个不是耗能大户?偏偏用这些材料建成的农舍还不保暖,你们说气不气?

所以各地方弃煤改气纯粹是治标不治本,再多的气来都不够烧,根本就应该从农舍的建材和取暖方式下着手,建材譬如:轻钢架、土墙,隔热棉,取暖譬如:壁炉、地泵、炕连灶、高效锅炉、生物质燃料、合理的室内平面规划图...等

这些都需要建筑师工程师的参与,偏偏咱们国人的眼睛只看到城市,忘了八亿的低端人口,唉。

5. Iris,回应圆桌话题《不会接吻的女主角,是单纯美好,还是迎合男权喜好?》

女生为了维护“清纯”形象所以表现“不会接吻”,本身就是在迎合男权想像。把女性的性看作一种男性占有的资源,她接吻生涩说明这个资源被少开发或未开发,所以“干净”“清纯”。

其实我倒不觉得这一点是女生不敬业演技差,而是她在做符合男性“清纯”幻想的表演,在迎合男权主义的审美。

有趣的是,我和身边部分女性朋友聊天,她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乐此不疲地表现自己“不会接吻的清纯”,“假装自己不会, 男朋友就很高兴啊”。我们的文化里好像男生就应该天然懂性知识,女性就应该羞涩被动,而女性非但不觉得这是一种标签化的压迫,反而去迎合标签。

想起张爱玲小说中从里到外符合这样标签的女性,在结婚后洞房花烛夜时被惊吓得逃跑.....

Leave the labels alone, just let people be who they are.

6. Sonja,回应圆桌话题《不会接吻的女主角,是单纯美好,还是迎合男权喜好?》

不是女生爱看,就不算迎合父权,就算是女性也可能认同、甚至支持父权体制。父权本来就不止牵涉到对女性的压迫,也同样展现在对各种性别的刻板印象与期待上。

不过这种总裁小说所展现的男强女弱,不能单单用性别压迫的结构来理解——小说终究是虚拟的,他呈现的不是现实,而是渴望、欲望,读者正是是透过这种fantasy来满足明知不切实际的想像。喜欢看这种小说,不代表就认同现实中真的要这样。这是情欲的一种,就像迷恋BL也是情欲的一种,有人喜欢被性虐待亦同。

打个比方来说,有些人好透过战争游戏满足刺激感,不代表现实中也会认同战争啊。 当然这种虚构故事的欲望很可能延伸到现实中变成真正的、普遍的性别期待。所以重点还是要让各种各样的多元欲望有挥发的空间,避免某单一一种成为独霸的性别欲望。

7. Sloppy,回应圆桌话题《台北新北向违建宣战,拆除违章建筑如何才能不变成“人口驱逐”?》

市府长期放任这些房东将建物改成不合格的商品营利,才会到此地步,我说消费者协会与承租户应该集体向市府与房东求偿。房东要为违反公共安全与消防法规负责,也要为拆除后无法履行租期的部分负责,而市府抵挡不住房住找人关说则要为长期行政怠惰负责。

我查了柯市府过去执行违建案新闻,市府给了时限让房主改善屋况至合乎法规,也将建物依情节严重分类,立即要拆除的部分为高度威胁公共安全者,而若租户因此有无家可归之情况,市府也有专科协助安置。执行过程我认为合情合理,但效果显然不彰,雷大雨小,不然不会有违建害人的事又接连发生,拆除的执行有相当值得检讨之处。

8. 咸鱼姬,回应圆桌话题《老板好,然后打工仔也好?你认同“涓滴经济学”吗?》

雇主的立场一向都是用最少的成本让员工尽可能长时间地工作,假如员工可以24小时工作不会死,那么雇主就不想让他们休息一分钟。雇主之所以让员工休息,其实只是考虑到员工长时间工作会死,工作质量会变差。期望雇主主动无条件给员工更多福利,就等于让狮子主动改吃素一样。

另一方面,作为员工,联合起来抵制超长工作时间以及加班文化,这样可以倒逼雇主提供福利,然而在实际上却无法实现。因为岗位竞争,总会有员工企图通过加班、长时间工作,甚至透支自己的生命,排挤掉不愿意超长时间工作的人,从而获取更多的利益。

正因如此,才需要通过强制手段让雇主让渡出一部分利益,保障员工的健康权利。而这个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和心理,在加班文化盛行的亚洲更应该通过强制休息去保证。

9. beichui,回应《项飙:正规化了的北京“浙江村”,社会关系和自保能力也瓦解了》

吸收这些精英,本来就是中共的本意。我觉得也是中共厉害的地方。中共是工农出身的,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共发现工农变成了弱势群体,作为执政党,执政基础怎么可以是弱势群体?所以才开始吸收这些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精英。这也是三个代表概念提出的背景,所谓的先进生产力 先进文化,无非就是原来的资本家 知识份子嘛。

平心而论,这些能够脱颖而出的人,确实在能力上是有突出的,确实能代表生产力的先进方向。所以中共厉害,厉害的就是它居然和其他政党不一样,能够摆脱意识形态的限制,时刻保证党的精英性质,中共当得起与时俱进这四个字。中共改革开放几十年,既然能够有活力,人才辈出,和这种自我革命自我更新的勇气是分不开的。再讨厌它的人,也必须认可这一点。

10. Christopher,回应《林垚:“低端人口”从来都是“低端外来人口”——北京切除的户籍维度》

没有人口超载这一说,因为城市生存那么多人就会有他能够生存的理由,存在即合理,如果超载那些人就不会住在那个城市了,因为那个城市容不下他,一边说超载,一变确实容得下那么多人,那发展城市是为了什么?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