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奥斯卡评论2017奥斯卡

张硕文:当香港娱乐记者,问了奥斯卡女主角一道诡异问题

传媒应不应该为明星们制造幻觉,记者们应不应该试图用荒诞的问题制造奇景,这两个选项都太过陈旧了。

刊登于 2017-03-01

#奥斯卡#2017奥斯卡

2017年2月26日颁奖典礼完结后,艾玛史东手持奖项于记者室内拍照。
2017年2月26日颁奖典礼完结后,Emma Stone 手持奖项于记者室内拍照。

影后 Emma Stone 拿下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之后,走入后台接受传媒访问。通常这里聚集了来自各国的记者,他们千辛万苦申请到后台传媒 Pass,只为了有机会问得奖者一些问题,尤其是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往往是他们最渴望爆出金句的对象。在过去,后台发生的漫长等待往往化作翌日报导中的几笔,平添幸运儿们的丰富个性。若不是早在几年前,学院开始用 YouTube 记录后台的问答过程,令以往的秘密不再是秘密,香港观众也未必能有机会发现香港某报记者抓住了机会,问了新科影后一个问题。在全世界同行以及 YouTube 观众面前,那香港记者问:你觉得是否应该请拒绝了这个角色的 Emma Watson 喝一杯或者吃一餐?

话音刚落,台下的同业们传出令人难以形容的哗然,影后本人显然也花了数秒来消化这个问题。好在奖项实至名归,她迅速给出了回答(影片时间:06:15),虽然答案不算完美,也足以应付过这一个尴尬的瞬间。后台直播的片段虽然不像颁奖典礼那么高收视,最终还是有人发现了这一个精彩时刻,转述到了社交网路。我的一个朋友看到这一条消息,他大笑:只有我觉得这是一个好问题吗?很八卦很有 bite 啊!

避重就轻的后台,真心八卦的香港记者

颁奖典礼后台显然是一个魔幻的场所。社交网络未兴的年代,得奖者在这里接见传媒,是要吐露自己下台后更详细的感想,还要拍照供平面媒体在次日报导中使用。只要你参加三五次后台采访,你一定能体会到:在这样一个喜悦与仓卒的环境下,提问者与得奖者通常只能想到一些很“理所当然”的问题,带着祝福的姿态,互相将整个气氛营造得温馨又融洽。

只要记住以下几个问题,你就可以做一个称职的后台记者:一、得奖之后你第一个联络的人是谁/你会和谁庆祝?二、得到这个奖付出的辛苦值得吗?三、想和其他得奖者合作吗?/得奖之后的工作计划?甚至我可以把答案都提前告诉你,大多数维护自己形象的演员,几乎来来去去就那么几种答案。他们回答问题的技巧,显然也千锤百炼,可以提炼出好几种模式。今年的好莱坞已有些不同,既然特朗普(川普)频繁和演艺界互别苗头,影视记者们乐得让演员回应政治议题,2016至2017的后台访问已经是最精彩的赛季。

这固然是一个你情我愿的时刻。那名香港记者选择将本港的狗仔文化与异邦交流,效果卓然。在场的同业肯定记住了这条难忘的问题,至于影后的回答,他们倒可以忘掉了。若留意香港的娱乐新闻,显然大家已经习惯了记者和明星之间的日常交流。

娱乐传媒面对演艺人士,尤其女性,普通款不妨从拍拖问起,一路问到订婚、婚礼、仪式、何时造人、何时二胎,其后又不妨再进一步交流育儿经,如何找学校、如何度过农历新年、情人节母亲节圣诞,再之后还可以问到产后瘦身,是否家庭为重。特别款往往由记者自由发挥,前几年在《让子弹飞》的发布会现场,英皇电影找来郑裕玲和周润发做简单的对谈宣传,场下记者最踊跃提出的问题,是请周润发讲讲自己最看好谁拿当年 TVB 的视帝视后。当《让子弹飞》拿下香港金像奖数个提名之后,记者们最踊跃的话题,是从不搭乘飞机的葛优会不会来参加颁奖典礼。假如同期有别的娱乐新闻,记者们也会积极地让受访者回应和讨论。比如某对神仙眷侣离婚,那不论受访者与当事人是否相熟,少不了要回答“对他们离婚怎么看”。

以这逻辑看来,在奥斯卡后台,问 Emma Stone 要不要请 Emma Watson 吃饭,简直再正常不过,甚至连一个“bite”都算不上。全行业公然避重就轻的采访场景,经不住记者的真心八卦。香港记者果然跑得比谁都快,不知 Stone 的粉丝会不会私下准备一则“Sometimes naive”的影片馈赠。

社交网络兴起下,依然陈旧的娱乐传媒

即便时光倒流二十年,颁奖礼红毯与颁奖礼后台都可堪称最虚假的场景。为了宾主尽欢,又因为熙熙攘攘,记者深知问不出什么,艺人也在嘈杂的环境里难以作答。只是显然,我们的娱乐传媒如今也比想像的还要陈旧。也难怪,社交网络一兴起,大部分传媒甚至不需要直面艺人了,他们连后台都不用去,只要把明星们的 Instagram,Facebook 和微博内容按时播报,就可以做一条又一条新闻,我们连问题都不必问,那又何必为那个香港娱记的后台提问诧异呢。

明星们还需要营造自己的形象吗?他们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原本就好像一层投影,后台、红毯、发布会,都曾是制造投影的必须环节。现在的投影转移到社交网络,过去面对记者施展的表演,如今在网络施展已经足够。表演的战场转移之后,记者们也变成了观看对象。这好像从二维座标一跃到了三维空间。显然,那记者戏很好,他们懂得制造出观众爱看的场面。记者的戏分和表现,怎么看也值得一座女配角奖。或者说,能让我们在这里讨论这一个场景,那日报已经赢了。那原本该是转瞬即逝的一个片段,一次无比庸常的你情我愿,如今带着一点怪异,就差一些关注度即可永驻看客心中。好比“Sometimes naive”那一个片段,同样如此出炉。

我们饶有趣味地观看这一幕。既然传媒日新月异,那这样传统的场景,与香港娱乐记者的传统发问技巧,为何似乎并未改变?如果社交网络已经让明星直达受众,他们自我塑造的公众形象已经不用经过中间环节,那后台的意义何在?香港娱乐记者既然已经可以从各种途径挖掘消息,甚至可以公开回复或私信明星制作娱乐效果,又何必还要公开在这样的场合问一个如此诡异的问题?或者他们已经不再是想激明星给出一个可以反复引用的“金句”,是想制造一条可以四处传播的病毒?

记者不再是身在幕后,明星的后台如今变了他人的“直播”。若是在中国大陆,这些记者说不定可能已经变了 KOL(Key Opinion Leader),手持自拍杆,这一幕古怪提问还可以变得更怪异一些。如今只能把它比做一种残影,我们还在看到几光年以外的事。传媒应不应该为明星们制造幻觉,记者们应不应该试图用荒诞的问题制造奇景,这两个选项都太过陈旧了。怪就怪在,仿佛没有人觉得奇怪。

(张硕文,前电影杂志编辑)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