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夕岸:公有化推特?另类社群媒体的理想与现实

尽管另类社群媒体运动已经开展多年,但虎视眈眈想要挑战推特脸书的,并不是只有理想主义者。

刊登于 2016-12-04

#社群媒体

图为2014年5月5日,德国柏林,一个资讯科技峰会外的Twitter标志。
图为2014年5月5日,德国柏林,一个资讯科技峰会外的Twitter标志。

自问世以来,推特(Twitter)一直都是社群媒体大潮的宠儿,也在从“阿拉伯之春”到特朗普上台的一系列政治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推特却从未找到稳定的营收思路。过去一年,推特累计丢失了五百万活跃用户,市值则已经被克隆自己的新浪微博所超过

与深陷网络购物、广告与直播狂欢的许多网站不同,推特一直有自己的“底线”。它一直都不愿意大幅度调整平台架构,也没有引入太多商用化的功能,还一直保持 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相对开放,为研究者提供数据。

然而如今,这些“底线”让推特在营收上远远落后于脸书(Facebook)等公司,成了推特发展的瓶颈。

2016年9月底开始,面对推特要被收购的局面,美国和欧洲的一些活跃用户和学者发起了一项运动,叫做 #WeAreTwitter(我们是推特),他们希望能够改变所有权结构,由用户购买并拥有推特,从而将其“公有化”。他们在Change.org上发起了请愿,希望推特管理层能够认真考虑这一倡议。

去中心平台的现状与困境

公有化推特,这一举动听上去极端理想主义,但其实根本不算标新立异。在推特、脸书(Facebook)等主流平台最鼎盛的时期,各种实验性质的激进“另类社群媒体”尝试就已经开始了。

其中,运行时间最久,在中文媒体中最著名的,是用户所有的社交网络 Diaspora。它早在2010年就已出现:四位纽约大学科朗所(Courant 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的学生,希望通过创建一个完全分布式服务器网络,来抗衡资本对社群媒体的垄断。

近乎同一时间,GNU social 平台也为用户提供了类似的选择。2013年,巴西人 Freitas 创建了 Twister,这是最早使用与比特币相同的区块链 (Blockchain) 技术搭建的反审查社交平台。2016年,基于相似原理的 Steemit 和 Synereo 项目也相继亮相,力图打造没有大公司作为中介的网络。

传统社群媒体通过收取广告费盈利,再向特定用户投放广告。而在没有中介的网络中,广告商或者任何个人,都直接和其他个体交易,取消了平台的中间环节 。

然而,这些另类平台的问题,在于极高的入门门槛。虽然理念诱人,普通用户想要加入这些平台,却要做不少额外功课。比如 Diaspora 虽然去中心开源运行,但除了有自己私人服务器的用户,大部分人依然需要选择其他人的服务器 (Pod)来存放数据。与其说它解决了垄断问题,不如说只是把政治信任问题转化为了社会信任问题:我们不需要把数据交给和政府合作的商业机构了,但还是需要存放在自己信任的人那儿。

而类 Twister 的平台,虽然解决了数据存储问题,却并没有降低加入的门槛。初学者首先需要阅读冗长的,充满程序员口吻的教程甚至论文——这已经吓退了大部份人。其次,即使可以安装程序,用户也会发现他们需要花大量额外时间同步所有区块链数据。这些数据,对于一家公司来说是小菜一碟,但对一台普通的个人笔记本电脑,就往往是不可承受之重。

去掉没有资源的,没有人脉的,没有技术基础的,没动力加入新平台的,一层层过滤下来,能够使用这些新平台的人,基本上是屈指可数的男性码农(程序员),和本来就在数字世界边缘活动的黑客、罪犯、极端分子。这就带来了平台质量与代表性之间的权衡:越理想的平台架构,必定造成越高的门槛,也就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使用。

即使是门槛极低的主流社交平台,都一直被质疑其使用者代表性。比如直到现在,美国的推特用户还是以人口密集地区的男性为主,如果算上发言频率和对社会政治议题的讨论,不平等趋势则更加严重。因此,公有化之后的社群媒体,需要应对代表性的质疑:一个代表性极低的平台上的公共讨论,是否失去了公共的意义?

当然,无论是哪种架构的另类社交平台,都没有引发主流媒体关注。Diaspora 算是特例,但它引起关注的途径也十分偶然:传媒报导了ISIS利用其传递信息,以躲避主流平台和执法者的监管。这也成为了这类平台为人诟病之处:如何在打击商业垄断的同时,监管出格的言论和对社会带来的安全风险?

近来,脸书对打击假新闻的承诺,已经预示了言论风向的转变。人们已愈发不能容忍绝对自由的社群媒体,纷纷寄希望于商业公司审查虚假信息。另类社交平台所推崇的自由,隐私和平等,在极度渴望安全的公众面前变得不堪一击。而区块链技术更把这个问题推向了极致,因为它追求的是一个永久的互联网 (Permanent Web)——任何信息都不能被删除,包括恶意信息。这无疑让其潜在支持者少了很多。

另类社群媒体,走向另类右翼政治?

除了技术上的高门槛,传播上的劣势,用户所有制的另一大阻力则在于,虎视眈眈想要挑战推特脸书的并不是只有理想主义者。

今年夏天开始,一个叫做Gab.ai的硅谷社群媒体,打着“另类社群媒体”旗号横空出世。它并非用户所有制平台。打开主页,你会看到拉什迪(Salman Rushdie)的名句:“什么是言论自由?没有任意冒犯的自由,它就不存在。”一定程度上,这确实是个高度保护言论自由的平台。那些因为恶意言论被逐出推特和脸书的用户,在这里找到了新家,其中包括著名的极右人士 Milo Yiannopoulos。七月份,他因为发布歧视性言论被推特永久注销了账户。对欧美政治正确不满已久的用户,和大量的特朗普支持者,也纷纷投奔这块自由圣地。

不难想像,Gab 上的主流言论,是一边倒的对美国自由派的讨伐,和对另类右翼运动 (Alt right movement) 的拥护。被推特关停帐号的用户,在这里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可以预见,随着特朗普的上台,和主流平台对假新闻的打击,Gab将吸引到更多的右翼和极右翼人士。目前,Gab的CEO已经邀请了 Fox 新闻网写手入驻,可见其试图壮大平台的野心。

Gab 的出现,也间接证明了普通用户需求的先后:用户首先关注的是自己能发表什么内容,其次才是这些内容的用途。目前,线下政治的右转,已经成功把左翼对隐私和监控的关注,引向了商业网站对基础内容的审查。很多人脑中浮现的另类社群媒体,更多成了“一个可以讨论禁忌话题的平台”,而不是“颠覆既有传播和盈利结构的媒体”。

“言论自由”,是每个人社会化过程中都会遇到的概念。而左翼希望通过“公有化推特”之类议题讨论的,是“传播的政治经济学”——资本和媒介的关系是什么,所有者又是谁?但大部分人即使读完大学,都很难接触到这些话题。就这样,对另类传播媒介的想像,被简化成了对内容的不满。相应的行动,也就只限于一次次愤怒的出走:从一个商业平台,转移到另一个商业平台。

2010年至今,Diaspora 还是一样小众,界面还是一样原始。用谷歌搜索,都很难找到它。另类社群媒体运动在地下摸爬滚打若干年,却即将被一个后起之秀超车:主流社交平台的危机,成功孵化出了右翼社交平台,也养肥了 Snapchat,Whatsapp 等更私密的聊天应用。而“公有化社交平台”的概念,似乎并没有受益于这场被动的转型。更遗憾的是,对另类互联网格局的设想,依然应者寥寥。

推特能够被公有化吗?这场请愿目前仍然局限在行为艺术层面。推特最终会找到自己的买家,用户也会被迫去接受收购带来的各种后果。如果公有化推特所代表的另类社群媒体运动,不去检视用户的代表性问题,不考虑社会思潮对用户需求的形塑,不学习潜在竞争对手的策略,仅仅试图靠理念赢得大众的青睐,那它们只会被更深谙群众心理的商业老手们扼杀在萌芽中。

(夕岸,互联网政治研究者)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