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南海争议

“路人甲”印度突然插手,南海还能太平吗?

独资勘探天然气,海军驶入南海地区,印度原本并非南海争议的相关国家,它的身影为何会频频出现在南海问题中?

特约撰稿人 方天赐

刊登于 2016-03-09

#菲律宾#南海争议#中国大陆

卫星图片显示永兴岛部署的地对空导弹系统。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美国和印度海军舰艇并肩航行将成为在印度-太平洋海域的常见情况。”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哈里斯(Harry Harris)的一番话近日掀起波澜。

中国在南海永兴岛部署防空导弹,南海情势持续升温。此时美国邀请印度共同巡弋南海,如同火上浇油。虽然印度并未同意,但美国共和党联邦参议员麦凱恩(John McCain)再度公开支持此项建议引起中国高度警惕。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要求区域外国家“不要把南海推向军事化,并停止以航行自由的名义危及周边国家的主权和国家安全”。民族主义风格强烈的《环球时报》一周内连发两文警告印度:如果印度协同美国巡弋南海,将破坏中印互信,迫使北京调整对印度的政策。

引人注目的是,印度原本并非南海争议的相关国家,它的身影为何会频频出现在南海问题中?

首先,若从印度外交政策的角度出发,这是印度莫迪(Narendra Modi)政府推动“向东行动”(Act East)政策之后的结果。

印度在南海拥有两个区块的天然气勘探权。

莫迪上任总理后不久,便将印度的“东望”(Look East) 政策更名为“向东行动”,希望在亚太地区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其中主要的内容为延续东望政策,持续强化与东南亚国家的战略合作关系。与中国之外的相关国家在南海议题上合作,则俨然成为向东行动的施力点。

事实上,印度早在1988年就获得越南允许,与英国石油公司和越南石油公司合资在越南南部的06.1号区块进行勘探。这一区块已在2003年开始生产天然气,但因不在中国主张的范围内,故未引发争议。

2006年,印度石油公司又独资获得越南东南的127及128号区块勘探权。这两个区块位于中国主张的九段线内,但勘探活动在初期未引起太多关注。因为没有发现油气,印度不久就归还127号区块的勘探权。但在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2011年10月访问印度时,双方高调续租油田,才引发外界注意及中国抗议。

在莫迪主政下,印度决定不理会中国的反对,继续与越南进行此项石油合作,印度石油及天然气公司于去年7月续约128区块油田的勘探。公司官员坦承,虽然勘探的成效不彰,但基于印度在这一区域的战略及外交利益考量,仍继续承租这片有争议油田。

此外,越南驻印度大使孙生诚也在上个月公开邀请印度进行两百海里经济海域的资源勘探,印度虽还未应予,却已掀起一阵波澜。

印度海军也频频驶入南海地区。什瓦里克(Shivalik)级护卫舰西高止山(Sahyadri)号便在2015年下半年穿越南海,访问与中国有南海争议的越南、菲律宾等国。印度国防部的新闻稿称,此项任务是为了实践“向东行动”政策。印度已同意援助越南在胡志明市建设卫星接收站,被认为跟监看南海情势有关。

其次,从全球战略格局来看,印度的南海作为显示它在美日等国的支持下尝试扮演“离岸平衡手”(offshore balancer)的角色。

所谓“离岸平衡”策略,是指区域霸权借由维持其他较远区域内的权力格局,以阻止另一敌对霸权从中兴起。换言之,印度希望联合其他争端当事国,以南海问题牵制中国这个崛起的对手。

1960年代以来,中印关系便因为边界、西藏、中巴军事伙伴关系等争议而缺乏互信,两国更因为同属崛起国家而竞逐区域及国际的影响力。但在双边的战略竞争中,印度多数处于相对弱势及被动状态。北京势力逐年渗入印度洋区域,中国潜艇在去年公开停靠斯里兰卡及巴基斯坦,高调推动海洋丝路计划,都让印度备感压力。印度的智库专家们时常抱怨新德里的外交政策过于被动。在此背景下,南海争端成为印度少数可以操作的反制筹码。

但印度并非南海当事国,故先借由相关国家的邀请,以强化在南海的存在。莫迪就任总理之后,新德里一改之前的模糊态度,开始对南海问题公开表态。莫迪2014年9月访美时,印美首度在联合声明中提到南海问题的航行自由。

2015年10月印度与菲律宾外长会议后的声明,以马尼拉主张的“西菲律宾海”称呼南海,突显对菲律宾的支持。日相安倍去年12月访问印度时,两国也首次在联合声明中表达对南海的关切。

然而,印度也必须要考量扮演“离岸平衡手”的作法及代价。印度虽然希望反制中国,但同时极力避免与中国产生军事冲突。两相权衡之下,印度倾向采取所谓的“软平衡”(soft balance),即有限的军事准备、非正式联盟、在国际组织合作等,避免走向军事同盟的“硬平衡”(hard balance)路线。

中国海岸警卫队船只与越南海军船只在南中国海碰头。

对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提出,由美、印、日本、澳大利亚等四国海军合组“非正式的战略同盟”的主张,由于具有高度的军事对抗性质,印度将会非常审慎。印度的利益在于保持“离岸”姿态,而非成为冲突的“前线”国家。

因此,印度目前不太可能采用军舰巡弋的挑衅性作法,北京不必过度敏感。但印度与东南亚国家有联合军事演习的先例,将会持续以此种方式来进行离岸平衡策略。未来,南海中将常见印度的身影。

(作者系国立清华大学通识中心助理教授; 台湾前驻印度外交官)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