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身搏擊,汗水交融,在圓形的土俵內,兩位力士使出渾身蠻力,務求使對手拉到地上,或將其推出圈外,取得最後勝利。相撲,這項具千年歷史的傳統日本國技,讓大和民族的刻苦勇敢精神,一代代的傳承下去。相撲運動的存在不只囿於作為攻守對抗的競技項目,而是深入民族文化骨髓的靈魂載體。
然而,國技的背後卻迎接著青黃不接的問題。由於相撲運動的艱苦訓練和受嚴謹的傳統規條束縛,不少當地的年輕人為之卻步。取而代之,是來自東亞平原的蒙古選手。蒙古選手近年在日本土俵上所向披靡,風頭一時無兩,成為日本相撲界龍頭。在民族意識高強的日本,其「國技」運動被外來的選手壟斷之際,應該如何思考相撲運動的未來傳承之路?離鄉別井的蒙古選手,雖然是出生在日本之外,但同樣刻苦勇敢的性格,不就是與大和民族引以自豪的傳統性格不謀而合?他們能成為日本相撲的民族代言人嗎?
路透社駐日本的攝影師Issei Kato紀錄了一眾相撲選手的刻苦汗流及生活細節,平實呈現於影像之上。
(端傳媒實習記者伍振中對此文亦有貢獻。 )
青黃不接令我想起中國的粵劇戲曲
很有趣的圖集,尤其是相撲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