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烏克蘭
烏克蘭四大導演:你在新聞裏看不到的,電影都有講出來
「對照現今政治局勢,《普丁的見證人》當年捕捉到的畫面如同某種預言,預示眼下的一切絕非偶然,亦非歷史的巧合。」
評論|
「分離主義」的無奈:脱離民眾的「民族自決」,如何成為俄羅斯區域霸權的傀儡
在地緣政治裏,普通人永遠是失語者。
國際上如何管轄戰爭罪行?普京有可能承擔法律後果嗎?
解決方案的關鍵還是外交和國際協議;而審判過程的「最大成就」,就是向公眾提供了大量證據。
烏克蘭猶太受難史中的詩與人:沉入烏克蘭的茫茫大雪,曾經的命運也是今日的?
「基輔女人」這首詩裡,是一個受盡酷刑的女性,詩人寫的時候,應該是害怕筆下殘酷文字,成為未來的預言⋯⋯
烏克蘭:漫長的冬季,一個又一個家園,在被戰爭徹底摧毀
昔日的商場與住宅區冒著濃煙,炸飛了窗戶的大樓搖搖欲墜,公園變成大片燒焦的空地,甚至連醫院也未能倖免。
當俄羅斯傳播機器遇到中國審查——戰爭假消息怎樣在大陸互聯網「滾雪球」?
在大陸網絡,「指責烏克蘭製造假消息的愈來愈多,指責俄製造假消息的,反而成為邊緣聲音。」
烏克蘭博物館保衛戰:留下故事,留下生命
利沃夫國家博物館曾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如今空徒四壁。館長慨嘆:博物館要存活,人民要前來,他們必須學習自己文化的根源。
烏克蘭的戰爭傳播:推特與Tiktok時代的「全民資訊戰」
從普通民眾到總統,烏克蘭深知,遠不止真槍實彈的前線,戰場還包括充斥着政治宣傳與虛假新聞的網絡陣地。
有猶豫失措、也有拿起武器——戰火下,她們的選擇
父母對執意回基輔參戰的她說:「如果你不是一個訓練有素的戰士,此時去基輔並沒有意義。」
【端小聚回顧】烏克蘭的痛:從國族歷史、身份撕裂到戰火下普通人的命運
夾在西方世界與俄羅斯地緣政治中的烏克蘭有怎樣的國族歷史,其內部國民的身份認同經歷了怎樣的撕裂?
烏克蘭危機:那些被困戰火之中,求助還被公審「不愛國」的在烏中國學生
他們被困戰火之中,而萬里之外的祖國網民沒有完全給予他們溫暖的懷抱。
基輔記者日記一:「瘦小、棕髮婦女從火車上探出頭——她是今天的守護天使」
「這個世界似乎已經被分成了兩部分:需要被拯救的人和拯救別人的人。那些要離開的人和那些要留下的人。」
1
...
10
11
12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