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傳媒能夠持續以獨立視角記錄世界,全賴會員的支持。今天就解鎖全站深度內容,暢讀會員首月5折,只要US$3,無限閱讀端傳媒深度報道、評論與數據新聞。
5月21日下午,香港記者協會召開記者會,指有多間媒體、新聞工作者和其家人自2023年底起被香港稅務局審查六七年前的稅務狀況,並被稅局指短報收入,須按新的估算收入預繳稅務。
當中,至少八個媒體平台或其他機構及/或其創辦人被審查利得稅及薪俸稅,並被要求預繳稅項,包括記協、獨立媒體、法庭線、Hong Kong Free Press、民間記者專頁「爆炸頭」和 Renews。所有機構按估算須預繳的總數為約港幣70萬元,暫緩後要預繳約30萬元。
同時,至少20名人士及其家人被審查薪俸稅、利得稅或差餉。當中13位為機構現任或前任負責人、董事或股東;2人為無機構的獨立記者;2人為機構負責人的配偶;2人為機構負責人的父母,餘下1人為公司普通員工。所有人士按估算須預繳約100萬元,暫緩後要預繳約9萬元。
不存在的商業登記、審查未成立年份利得稅
按照程序,稅務局最多可審理7至10年帳目,並通知納稅人將進行審查。如有發現短報,稅務局會發出「補加評稅通知書」, 要求納稅人在限期內,按估算的短報收入預繳稅務,審查後確認沒有漏繳才會返還。納稅人可在一個月內提出反對,稅務局可酌情暫緩全部或部份預繳金額。
記協主席鄭嘉如指,一般的預繳稅是按照納稅人上年度的入息,去估算並預繳下年度的稅款,但是次的個案缺乏證據和合理理由,是對記者「未審先罰」,對新聞自由亦會有負面影響。
記協指,目前他們接觸到的大部分個案已交足稅款,而其中,他們發現稅局有離奇做法或有所錯漏。例如,稅局給沒有商業登記號碼人士安插商業登記號碼,以及審查某新聞公司未成立年份的利得稅。另外有個案曾親身遞交或郵遞報稅表和對預繳稅項提出反對,但稅局表示沒有收到。他們亦指出,稅局疑將銀行帳戶的所有入帳和轉帳當成收入,沒有扣除支出,同一機構的互相轉帳亦被視為收入。

在鄭嘉如的個案中,稅局估算的短報收入比她當年薪金多近2倍。記者會上,她展示稅務局的信件,表示局方審查她在2018-2019年度的稅務狀況。當年她在「香港01」偵查組工作,月入1.8萬元,應繳稅約4千元,但因為有2萬元的稅務寬免,所以不用繳稅。而稅局最新估算她當年的實際收入為63萬元多,指她漏報40萬元收入,變相要繳稅逾4萬元。她提出反對,暫時不用繳付款項。
記協又指出,個案中有記者的配偶,在調查稅款年度中並未結婚,也一併被審查。而鄭嘉如的父母亦被追查薪俸稅、利得稅及差餉。
鄭嘉如又指,《稅務條例》沒有要求個人保留往年的帳目,令納稅人更難自證財政狀況。「如果你跟朋友吃飯,你幫他付錢,他還錢,那幾百元入帳的話,稅務局可以說這是你的收入,薪金以外的收入是需要課稅,除非你證明到這些不是。」她說,「這些情況對於記者和小型的媒體機構來說,有一個相當大的壓力和 burden,無論是時間、資源、金錢,還是精神上的壓力。」
記協指稅局做法對商業社會造成影響
鄭嘉如認為,傳媒要花費在額外的審計報告和法律意見上、花精力和時間尋求專業意見,又要翻查紀錄,回應稅局的提問,會影響其日常運作。
她指,留意有建制派媒體以「稅局查稅、保障稅收是天經地義」來合理化稅局的做法,「我們懷疑香港商業社會是否接受稅局不按資料證據,就要求機構預繳日後的款項?而一個普通打工仔是否接受,他沒有營商、沒有商業登記、沒有公司,都要預繳六位數字的利得稅?」她反問:「預繳完之後,稅局才開始審查,審查多年後如果發現那個打工仔沒有欠款,才歸還本項,這樣是否合理呢?」她又認為有媒體或人士指控記者欠稅逃稅,屬詆毀誹謗。
鄭嘉如表示:「新聞記者本身的收入已經微薄,如果他們還要在沒有任何證據和合理理由的情況下,預繳高壓的稅項、面對無理的指控,還要花那麼多金錢和時間自證清白的話,我覺得對香港商業社會以及制度的信心會有很大影響。」
記協本身亦連續兩年被追稅。記協在2023年11月底收到稅局的評估,被指短報7位數字收入,要求繳交2017至2018年度共45萬港元的利得稅,但獲部分暫緩,記協要繳款30萬元。
鄭嘉如指,記協曾與稅務局會面,回答局方的問題和嘗試協議,並指出其錯處。記協在2024年底回覆稅局,提供他們認為正確的計算方式,但一直沒有收到回覆。直至今年3月,稅局提供新的2018至2019年評估,要求追回13萬元稅款,最終全數暫緩。
她提到,早前網媒 Channel C 的母公司董事涉嫌詐騙政府「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被捕,之後被揭發沒有為員工供款強積金,以及獨媒在2024年被票控未於該公司註冊辦事處備存成員及董事的登記冊,違反《公司條例》,最終被判罰款。她表示,「記協憂慮,媒體越來越經常被商業和財務相關的法例審查和箝制。」
《Yahoo 新聞》於記者會前一天刊登稅局回應,稅局表示如有資料顯示任何人可能違反《稅務條例》的規定,便會依法處理,「該等人士從事的行業或背景並不會影響稅務局在這方面的查核工作。」
評論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