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台灣大選臨近,你怎麼看是次選戰焦點的藍綠之外「第三勢力」?

不區分立委選票你會票投「第三勢力」嗎?為什麼?

2019年1月9日,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板橋為參選立委的黨友助選。

2019年1月9日,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板橋為參選立委的黨友助選。攝:林振東/端傳媒

端小二2020-01-10 發起

「政黨票」究竟是「不肯藍也不肯綠」的中間選民焦慮下的無奈之舉,還是令選舉多一層民意的巧妙良方?

有人認為「分裂投票」是突破藍綠結構的解法,有人卻指其造成「跛腳政府」,對此你怎麼看?

大選在即,不區分立委選票你會票投「第三勢力」嗎?為什麼?

台灣大選進入決戰倒計時,各位候選人以不同方式做著最後衝刺。2020年1月9日晚,總統蔡英文出席了無黨籍立委候選人林昶佐的造勢晚會,呼籲民眾用選票表達不接受「一國兩制」;而與此同時,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則在台北舉辦了「台灣安全,人民有錢」的大型造勢晚會,主辦方稱有超過100萬人到場。另一位候選人,親民黨宋楚瑜則同日在臉書發文,表示自己為「台灣最大公約數!」。

大選中,台灣人手上握著除總統、區域立委外的第三張選票——被稱為「政黨票」的不區分立委選票。時代力量、台灣基進、以柯文哲為首的台灣民眾黨、宗教聯盟、綠黨等共19個小黨劍指選民手中「第三張選票」,創下歷年來最多。是否要「分裂投票」投成為台灣選舉最熱議的話題之一。

台灣選民手握的三張選票各司其職,除總統副總統票外,台選民需在單一選區中為73席立委及34席不分區立委分別投出兩票。雖說該制度在2008年即已第一次上路,但本屆選舉中台灣將有19個政黨參戰,小黨數量史無前例,選票長度創紀錄達76.5釐米。

依照2005年修憲後的台灣選舉制度,不分區立委席位分配採用比例代表製,即5%為首要門檻,在政黨獲得超過5%選票後,分配二位不分區立委席位,且在下一輪大選中擁有提名總統候選人的資格。此後每增加約3%左右的選票,可再鎖定一席。同時,只要得票率超過3.5%,政黨可獲得每年每票50元的政黨補助款。

事實上,「政黨票」看似給予選民更大空間,亦給予小黨更多機遇,但結果並不如想象。自08年起,每次大選均有超過10個小黨提出不分區候選名單,但鲜少有超5%門檻而獲得話語權。近年,藍綠之外「第三勢力」中,僅有親民黨、時代力量等如願。

數據顯示,5%的門檻大約需65萬-70萬張選票才可跨越。除此之外,若為新成立政黨,或前屆得票率未達2%,參與選舉的小黨還需為提名共繳保證金240萬新台幣。台大政治系教授王業立對端傳媒表示,這樣細緻的規定寫入憲法並不常見,然而由於修憲需全民公投,改制十分困難,不過若是次選舉後民眾對於小黨門檻過高持大量異議,則有可能在未入憲法的保證金門檻一項有變更空間。

去年8月,台北市長柯文哲確定不投入大選後,宣布成立台灣民眾黨,以求「在藍綠以外,讓台灣人民有另外一個選擇的機會」;郭台銘亦在國民黨選失利後退黨與宋楚瑜聯手衝擊「政黨票」。「第三勢力」小黨不約而同喊出攻擊藍綠兩營口號「藍綠一樣爛、終結藍綠惡鬥、藍綠不過半」,以謀求自己的政治空間。

長期關注公民運動的國立交大人文社會學系教授林秀幸在接受關鍵評論網採訪時表示,對選民來說,更多不同小黨,將能創造出不同於過去30年藍綠之爭的政治結構,這也是為台灣的未來儲備,以刺激執政黨關注新議題,改變民眾過去受限於藍綠結構的政治選擇慣性與期待。

不過,國際政治金融專家汪浩1月7日在臉書中發文表示,「分裂投票」的趨勢明顯,其情形可能造成執政黨成為「跛腳」政府,重複當年陳水扁政府狀況。

文:端傳媒實習記者 王婕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