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評論
評論|
家國、責任、香港──麥海華(上)
麥海華,現任民主黨紀律委員會主席,支聯會副主席,曾在各種社福機構工作擔任要職。他同時是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
評論|
何雪瑩:宜居城市排名給誰看?
近年「宜居城市」成為buzzword(流行語),我們該如何理解這些宜居城市排名?
評論|
林垚:隱蔽的惡性權力結構
打破隱蔽的惡性權力結構、或者至少抵禦這些結構對顯性制度的扭曲,便構成了政治生活中無可回避的挑戰。
評論|
顧爾德:永遠的James Soong
宋楚瑜再度把槓桿效應發揮至極,他還是個積極向前看的精明政治人物──即使七老八十,還是令人害怕。
評論|
溫克堅:人民幣貶值的複雜後果
隨着時間推移,這次策略調整的經濟社會後果將逐步顯現,在新的經濟情境下,人民幣匯率將繼續面臨重大壓力考驗。
評論|
吳強:艾未未與吳淦,中國的社運轉型
超越個人行動和行為藝術的遮蓋,以對抗性姿態展開總體運動,特別是公開反對立場或不合作立場,也即「非法」的反對運動或不合作運動,便成為維權運動之後的必然選擇。
評論|
劉紹麟:中國與香港民主化的三點思考
曾幾何時,香港人期望內地有了民主,香港便會民主;又期望香港有了民主,便能隔開內地的影響。這些想法是否實際呢?
評論|
鄺健銘:中港關係想像與在地抗爭
現今港人的憂慮情緒,很大程度上源於1980年代的「一國兩制」所許諾的「中港區隔」──維持兩種不同的社會政治體制──沒有兌現。
評論|
陶儀芬:中國模式VS「看不見的手」
在「中國崛起」的激動情緒下,國家在經濟基本面不好時以「暴力救市」扭轉跌勢,是信仰上的必要作為。
評論|
馮可強:抗議政治與年輕抗爭者
如果我們這些較年長者回憶起自己在青少年時期,不是也曾經被我們的上一輩看不順眼和諸多指摘嗎?
評論|
魏武揮:被胡亂管理的網絡專車
實在不敢相信,交通部竟然打算這樣來監管專車。
評論|
詹順貴:台灣民主治理的危機
往好處想,馬英九執政8年,全面喚醒並凝聚潰敗8年的公民意識,可以再度集結捍衛風雨飄搖的民主火苗。
1
...
268
269
270
...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