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鴉片戰爭」如何被塑造成百年國恥序幕 鴉片讓曖昧的內戰歷史,成為團結抗擊外侮,敵我分明的歷史。儘管國共兩黨是政治上的對手,但它們對中國該怎麼成為有效率的民族國家,看法則非常一致:就是透過意識形態的訓練及國家統一。
評論|劉擎:追憶與啟迪──江緒林博士告別儀式上的悼詞 理想主義是可貴的,但健全的現實感以及審慎、妥協甚至迂迴的精神也同樣是可貴的品質,也同樣有古典思想的淵源。追尋理想的道路漫長,請珍惜自己的生命。我們走得慢,才能走得更遠。
評論|余杰:誰,又能免於江緒林的絕望? 江緒林不是因為經濟的窘迫而走向死亡,乃是因為在精神上走到絕望的盡頭。江緒林最後讀的一本書,是桑德爾寫的《自由主義與正義的局限》,這種左派自以為是、自以為義的價值觀,並不能給江緒林以慰藉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