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特朗普重掌白宮,屬於進步派的時代是否已經過去?|端對談

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覺得自己沒有選擇,他們覺得可以不再去關注政治,或者通過不投票來抗議。人們希望超越這種僅僅投票選一個總統的結構。

特朗普重掌白宮,屬於進步派的時代是否已經過去?|端對談
2025年2月9日,橄欖球 NFL 第五十九屆超級盃 - 費城老鷹隊 v 堪薩斯城酋長隊,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比賽前敬禮 。攝:REvelyn Hockstein/Reuters/達志影像

特朗普重掌白宮不足一個月,已經給美國政府體系及其對全球的潛在影響帶來巨大沖擊。相比八年前,人們對他的勝選不再感到意外, 但在拜登政府及民主黨執政的過去四年中,美國社會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特朗普能將不同人群對現狀的不滿,凝聚為對自己的支持?民主黨在這次大選中的失利,是否意味着屬於進步派的時代已經徹底過去?美國的主流媒體,在當下又面臨着什麼樣的困境?

為此,端傳媒邀請了在上海紐約大學任教的政治哲學學者林垚,與在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任教,從事科技、勞工政治和社會運動研究的學者趙蒙暘,共同探討美國社會與民衆價值觀的變化。兩位學者談到,在過去四年,由疫情引發的通貨膨脹深刻影響了很多美國人的日常生活,導致不少人對拜登政府及其經濟政策有所不滿。除此之外,民主黨在紐約、洛杉磯等被視作執政試點的大城市,地方施政出現種種問題,無法回應民意,也對民主黨的品牌和形象造成了損害。在一個社交媒體上爭奪話語權的時代,這些案例被用來反映進步派其實並不重視民衆的聲音,反過來也削弱了它們推行其他議程的吸引力。

對建制強烈的不信任,是美國公衆情緒的最大公約數。然而這種情緒上的共通,未能轉化為政策共識,反而被特朗普所利用,以一種情感動員的方式,通過新的媒介平台,將焦慮的民衆黏合為自己的選民。

進步派的價值觀遇到挑戰,但內部也有很多競爭與爭論,許多事情並不是單一的價值觀問題,而是社會動員的結果。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覺得自己沒有選擇,他們覺得自己可以不再去關注政治,或者通過不投票來抗議。人們希望超越這種僅僅投票選一個總統的結構。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