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公共政策
烈焰之後:台灣八仙塵燃傷者如何走過這十年?|端聞 Podcast
「創傷不是痛苦之後好起來,因為它沒有好起來那一天,創傷是一個轉變的奇跡跟開始 ,你永遠都可以重新再選擇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香港連日暴雨,年內最多黑雨警告及八月單日降雨量等打破紀錄|Whatsnew
極端天氣逼近,「比這場更大的暴雨會幾時(發生)呢?這個就沒辦法預測。」
中國北方強降雨引發山區洪災,至少40人死|Whatsnew
氣候變化下,北方的防洪能力受壓,涉災新聞的真實性惹質疑。
當移民執法成美國「天下第一大部門」,特朗普政府遣返數為何不及拜登?
其中一個原因,是特朗普政府將執法的重點轉向已在美國居住多年,且無犯罪紀錄的移民身上。
從罷免到補選:台灣史上最大罷免潮如何重組國會版圖?
關鍵六席決定台灣國會走向:罷免與補選結果,將左右民進黨是否重掌議事主導權,改寫藍白制衡格局。
台灣大罷免四組關鍵字:國會僵局下的政治動員,為何國民黨反罷失敗?
此刻的台灣政局下,是什麼樣的理由,使得同意方認為必須推動罷免?
從掩藏到擁抱──八仙焚身十年,她們與疤痕一起成長的愛情
「八仙對我們來說,不只是我一個人的創傷,也是他的。」
台灣八仙塵燃十年:灰燼裡的標籤、污名與火後人生
「以前很多人要在我身上貼標籤,我要很用力撕掉。現在就算他們要貼,我也不覺得真的貼在我身上。」
德州洪水多日逾百死,特朗普政府削減氣象部門預算遭猛烈批評| Whatsnew
批評者指削減預算令許多氣象部門人手嚴重不足,削弱了即時預報和示警的能力。
中國甘肅天水幼兒園出現鉛中毒事件,校園餐和醫療檢測問題引關注|Whatsnew
近年來,中國校園餐屢次出現質量隱患和貪腐問題。
港府提同志伴侶替代框架惹議員反對,上訴人岑子杰指已比要求同婚卑微|Whatsnew
政府框架要求登記人先在海外註冊同婚,同志團體指未有全面保障同志權益。
國安法五周年及七一,香港政府高官發文中的五個關鍵重點
「國安與愛國」、「軟對抗」、「美國與地緣政治」——從特首、三司到十五局,文章整理近月高官發文和受訪的重點內容。
1
2
3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