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恒基兆業地產創辦人,人稱「四叔」的李兆基在今年3月17日逝世,享年97歲,4月27日於香港殯儀館設靈。他的喪禮雲集了香港多位政商界人士,在殯儀館對面的球場則安排了公眾悼念區,大型祭壇的中央,白色鮮花簇擁著李兆基的遺照。
在一般印象及外媒眼中,李兆基是投資有道的成功商人,亦是慷慨解囊的慈善家。90年代,他一度登上《福布斯》雜誌全球富豪榜第4位,目前排名第60位。他一手創立的恒基兆業是香港四大主要地產商之一,業務包覽物業、酒店、百貨、能源等。截至目前,恒基兆業及其掌控的另外6家上市企業,總市值達2556.53億港元。另一方面,李兆基創立各種基金,數十年為中港及海外大學改善教學設施和設立獎學金,據恒基聲明稱,歷年捐款數以十億元計。
但他建立其商業王國的手法,在部分香港人眼中甚具爭議。自1973年創立恒基兆業開始,李兆基可謂窮盡一切手段搜集地皮。恒基坐擁全港最多農地,在收地發展期間,被指剝奪及污染香港鄉郊土地資源,亦與當地居民糾紛超過20年。另一方面,恒基透過中介例如田生地產——一家惹人非議的舊樓購併公司,涉嫌以激進手法「說服」業主遷出。連同香港政府對地產商的政策傾斜,對香港樓市及經濟的壟斷,恒基被視為「地產霸權」一員,於政商界具巨大影響力。
近年,情勢似乎有變。有別於香港及西方傳媒,數家中國媒體報導李兆基逝世時,均提及香港地產商步入黃昏,又提到李嘉誠在巴拿馬港口交易的風波。這彷彿折射了李兆基,以及其他香港地產商的共同命運:因香港的獨特地位,他們乘勢而起且呼風喚雨的時代,在政治變局以後正面臨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