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國際
突破地域﹑語言﹑文化疆界,以深刻觀察力關注全球議題。
週末讀書:走向紅色中國——20世紀美國黑人的「國際陣線」
在這樣兩廂情願的連結中,「中國」超越地理概念,成為一些民權運動者眼中反資本主義和反種族主義的標誌。
日本酒之與世隔絕,與疫期線上飲酒會
居酒屋或燒肉店也會趁機推廣零接觸外送服務,螢幕前的人互相干杯,網路飲宴成為一代風尚。
歌單:黑人音樂中從來不缺席的社運呼號,就如同他們從未遠離的痛苦
近期非裔美國人的平權呼聲蔓延到文藝界,其實譴責與訴求從未在他們的音樂之中缺席。
評論|
明州黑人抗議,撐民眾還是撐國家?一個「民族國家」的陷阱
現實的刀懸在勇士的頭頂,逼他們按照遊戲規則互相廝殺。
從反抖音到反中國APP,瘟疫時代的印度反華潮走向何處?
TikTok和其他中國科技公司在印度的「黃金時代」,是否在走向盡頭?
「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我們的生活如何被改變?
比2008到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的情況還要糟糕得多。
評論|
梁仕池 :北京為何對澳洲農業亮劍?地緣政治背後的中澳農貿難題
中澳的實質農貿爭議懸空,任由雙方的鷹派言論各取所需。
評論|
舊傷復發、舉國共情、集體療癒:強健的美式抗爭和殘酷的美國史
美式抗爭的制度肌理依然壯實有力,它鼓勵人們用民間的強健,拖慢遺忘的腳步、對抗殘酷的歷史。
影像:反種族歧視抗議延燒多國,2020仍是「全球抗議」的一年?
英國、德國、法國、澳洲及日本....全球不少國家都出現Black Lives Matter的口號。
Are We One? 線上影展拆穿了多少多元化謊言?
如何才能避免落坑,不被爛片圍困,也不成為行業壟斷和白人中心主義的幫凶?
現場: 明尼阿波利斯市街頭的亞裔青年,「我們若沉默,等於默許」
「你不能在自己利益受到侵害的時候才發聲。」
評論|
大流行病、中美脫鉤、明州抗議之後:美國想讓誰做總統?
美國今年的總統與國會大選詭譎多變。
1
...
152
153
154
...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