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香港
以獨立在地報導,從宏觀議題到具體生活,記述香港本土社會變遷。
圖片故事:讓關愛透過「小白花」暖心窩
三月寒流再臨,然而除了寒意,香港近日更籠罩著一陣愁鬱氣氛。連續多宗青少年自殺個案,令社會注視到年輕人情緒問題。...
高鐵通過增撥196億,4張圖看清歷年爭議
高鐵索價再升196億,立法會強行「剪布」通過,卻剪不斷歷年爭議,端傳媒用4幅圖勾畫該跨境基建的來龍去脈與紛紛爭議。
一位韓國OPPA,一個自主社區,一場節能韓流
5年前的今天,日本福島核災震撼了韓國,首爾推出「減少一座核電站」政策並獲得成功。有何秘訣?香港可否借鏡?
香港有價值:為什麼他們禁播電影金像獎?
極權禁止某樣東西,往往反向說明其必有價值。那麼,香港電影金像獎或香港,猶存的價值可能是些什麼呢?
香港樓價跌了,隨之而來是「負資產」嗎?
過去半年,香港樓價下調令打工仔上車有望,但下尋低谷又喚起市民對十多年前的慘痛記憶——「負資產」。
圖片故事:憑弔時空中的最後印跡
去年9月至今,19個年輕學生陸續告別人世,震驚香港社會。這輯影像,憑弔時空中的最後痕跡。
評論|
鄭煒:政府缺席下,英國公民社會如何重建騷動真相
2011年倫敦騷動,英國政府拒絕調查,公民社會卻完成了一個比官方調查更有公信力的研究,促成改革。
評論|
陳永政:止暴始於整頓警隊
旺角警民衝突,很大程度是由於警隊長時間不合理地使用暴力,以至其威信不斷受損,並使「誰使用暴力才算合理」變得越來越含糊所致。
官媒認罪,回港銷案,銅鑼灣書店進展難彌公眾疑慮
香港立法會補選後,李波接受採訪稱「自願偷渡」及棄居英權;北京兩會間,失蹤者又突然返港銷案。純屬巧合?
別處.砵蘭街
內地投資人豪送一千萬阻止「亞洲電視」今日結局
營運了59年的全球華人地區首間電視台亞洲電視,本來因為資不抵債被債權人清盤,預計今早停播,不過投資者拿來一箱現金阻止,結局未完。
評論|
馬嶽:周浩鼎沒有拿到的票
如果我們相信228的得票數字,是「建制派不團結」,未能真正反映他們全部實力的話,則他們四年來組織票已經有相當增長,以及泛民可能真的已經流失了小量中間票源。
1
...
193
194
195
...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