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
台灣東港迎王 一個鄉鎮的諸神巡禮
八天日夜的祭祀慶典,吸引上萬旅客居民參與,諸神眾生,相逢於横街窄巷,為平静的東港鎮添上濃墨重彩。
-
謝至德:香港攝影師在台灣公路上的命運逆轉
「我的根在香港沒錯,但從歷史上來看,香港人是『遷徙命』,我們從來都沒有根,回歸前沒有,回歸後也沒有。」
-
北京在聯合國取代台北的決議,是如何在50年前被通過的?如今有什麼法律效力?
只要中國不同意台灣參與,2758號決議確實「合法地」卡死了台灣人民希望以現在的「國格」參與聯合國及其下屬組織活動的路。
-
周芷萱:女體與慾望——網紅小玉謀劃AI換臉色情片背後,老司機們的暴力
男人傷害女人、女人也為難女人。
-
蔡英文「新兩國論」的背後,是北京與華盛頓的極限博弈
當華盛頓不斷打台灣牌刺激、試探北京,它每出一次牌的邊際效益也是遞減的,對中國所能起到的損害作用實際比上次要減少。
-
誰住城中城?
發生大火的城中城大樓,坐落在昔日高雄最繁華的臨港地區,曾吸引無數追逐「高雄夢」的外地青年來到此地。
-
台灣城中城大火
高雄「城中城」大樓凌晨起火,逾46死,為台灣25年來最慘重火災
起火原因不排除有人為因素。
-
台灣珍珠奶茶在美國:從「亞洲驕傲」到「波霸自由主義」
當疫情讓台灣「珍珠」暫時無法運往美國,大家才深刻體會到:珍珠奶茶已成為美國主流雅痞和年輕人趨之若鶩的潮流飲品
-
【地圖頁面】台積電擴廠史:全球化晶圓代工的昨日、今日與未來
這家發跡新竹的廠商自「全球專業分工」年代崛起,現在卻成為「新冷戰」下的戰略陣地。
-
專訪聯電前董事長胡國強:明日的半導體世界,將有何不同?
「以前各國半導體產業生產是遵循自由貿易模式...以後因為地緣政治的限制的話,在選擇上就會受限,會比較壁壘分明。」
-
側翼、政治極化與國族主義
綠營支持者粉紅化(下)?擺脫極化政治,選擇事實與真誠
讓一個個體在對公共議題表達意見前猶豫再三、甚至有所恐懼,哪怕只是一種精神壓力,也是非常嚴重的病癥。
-
詩歌證史、治學如棋與「僑居鸚鵡」:余英時紀念論壇「敬思想史的傳薪者」側記
2021年9月4、5日,台灣聯經出版主辦了余英時線上紀念論壇。
-
兩岸青年對談:「躺平」背後的人生選擇,我們一定要往「前」走嗎?
「爲什麼跟社會大多數人雷同的選擇叫做往前,爲什麼就不是往我的方向走?」
-
側翼、政治極化與國族主義
綠營支持者粉紅化(上)?「側翼」如何從對抗資訊戰的武器,成為對民主的威脅
觀察至今,更像是一種以毒攻毒,或被迫飲鴆止渴的現象。
-
田園既蕪:時空膠囊裡的「台灣省政府」,最後的民國身影
位於台灣中心的「中興新村」,每個角落都寫著中華民國倉皇辭廟、反攻未竟的歷史。
-
專訪「疫苗猶豫」專家官晨怡:我們必須先理解人們不願打疫苗的原因
面對疫苗猶豫(vaccine hesitancy),信任感的建立和「科學」一樣重要。
-
清晰與模糊之間:美國在何種情況下會出兵防衛台灣?防衛範圍是多大?
本文把重點放在一個關鍵問題上,討論戰略模糊還是清晰,首先要界定「何為台灣」。
-
專訪奧運射箭男團銀牌魏均珩:不需要閉上眼睛,也可以瞬間想像身在賽場
歷經多次的國際賽事證明,射箭已可說是台灣體育的傳統強項之一。但在場內場外,它依然是一個有些安靜的運動。
-
中港台奧運輿論觀察:金牌榜上洶湧的國族意識
體育競爭與政治競爭是一回事嗎?
-
台灣為何在東京奧運創下史上最佳成績?
截至8月5日為止,共有十一面獎牌落袋、多個競賽項目創下「隊史最佳」記錄。
-
喬瑟芬:打破髒水缸之後,台灣體育改革還有哪些未竟之路?
如何吸引具天份的選手投身訓練、提供相關產業生存的市場,並培養社會一套厚實、有溫度的體育文化?
-
當台灣選手拿下金牌時,頒獎典禮升什麼旗?放什麼歌?
當「中華台北」這一權宜名稱,成為兩岸都不滿意、幾乎不願使用的明日黃花,新的時代已經悄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