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黨」不語怪力亂神:當共產黨化身為驅魔人,中共如何在鄉間改造社會?
讀《魅惑的革命:1942-1953年中國共產黨政治宣傳裡的鬼魂、巫覡與性別政治》
「不想讓麵粉伯伯無緣死」——土瓜灣街坊張羅的一場無名葬禮
「一個人,如果大家還記得他,他依然是活着的。」
「北溪」管道被炸後續:德媒稱線索指向烏克蘭|Whatsnew
仍有許多問題等待回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烏克蘭政府多大程度上參與了行動的策劃和執行,但每個人都在迴避問題。
香港歌等於廣東歌?英文寫歌三人談:「香港」其實在哪呢?
「他們會覺得用英文寫詞,反而能反映他們香港人的身份。這其實是香港人獨特的地方,不能以是否用廣東話創作來區分。」
沈有忠:郭台銘參選總統促在野整合,反而凸顯藍白結構困境
對於郭柯侯三人而言,後續選戰的策略要如何調整,保持整合的彈性?
發聲者的失語時刻:當中國女性記者遭遇性騷擾
記者——這一慣性為他人發聲的職業,當引入「女性」前綴,當遭遇「性騷擾」時,依舊難以避免地陷入另一個失語處境。
習近平時隔一年再訪新疆,強調經濟但更強調穩定|Whatsnew
相比2022年的視察,此次講話也透露出習對地方維穩形勢的擔憂和強調。
福島核廢水只能排入大海嗎?為何其他處置方案不受日本政府青睞?
日本政府「獨排眾議」,很可能在日後成為風險溝通的負面教材。
郭台銘宣布獨立參選,2024台灣總統大選「四腳督」成形|Whatsnew
郭台銘投入參選,一般咸信將衝擊柯文哲選情。
上環舊塗鴉被指「黑暴」遭清除,是否「上綱上線」引爭議|Whatsnew
「塗鴉清除」事件在香港政圈發酵,對接上了先前「國安法執法是否矯枉過正」的討論。
愛慾錄:同志的第一次親密關係,「性」與「愛」是兩種不同的能力
我們游離在戀愛關係之外,是因為抗拒一對一的親密關係,還是因為我們「不會愛」?
收到兵役通知那一刻,我決定跟家人說「我想當女生」|端傳媒X一手故事
這是一個融合許多聲音素材的故事,在這裏聽到小宇成為一名跨性別女性的故事。
東方Project:火藥、少女與清版彈幕遊戲
東方Project將射擊遊戲的軍事世界轉移到少女烏托邦中,星際衝突化為彗星芭蕾,戰爭與表演也被重新演繹。
電影《封神一:朝歌風雲》:只有父子輪替,沒有系統反思
少有華語電影將「弒父」做得這麼凶猛直白,鮮血淋灕,但一切站得住腳嗎?
權力、文書和情感勞動:一位事務律師的職場浮生記
在身光頸靚背後,權力貫穿在事務律師的各種互動中;既是專業,也是服務業;不單是文書工作,還是情感勞動。
聯合國稱多極世界是風險,南非金磚峰會談了什麼?|Whatsnew
相比七國集團的合作程度,金磚國家之間的矛盾張力要遠遠更大。
福島核廢水排海,引發中港台韓東亞四地哪些網絡討論?|Whatsnew
中國大陸民眾多批評乃至辱罵;韓國社會同樣反應強烈;香港和台灣民眾又作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