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
【現場】在香港聲援反封控抗議,政治風險更大了,但「至少種下了希望」
「我的勇氣只有這張字牌這麼大,我還是來了。」
-
他們在香港尋找疫苗豁免證明書,但醫生說,「真的不敢寫了」
「什麼時候才可以正常?我的方法是不抱任何希望,那我就不會失望。」
-
612基金被法庭裁定為「社團」,6名被告涉沒註冊,被判罰2500至4000港元
「更糟糕的是,一個人可能因為猜不到自己的群體是否應該註冊而負上刑責。這一切與憲制權利的核心直接衝突。」
-
台灣地方選舉︰移台港人會如何抉擇?顏色優先還是民生優先?
「不要將香港選舉政治簡單化帶來台灣,因為台灣不是香港。」
-
欖球賽事播錯國歌涉犯國安法?在香港,體育界都要學習政治正確
一場播錯國歌的風波,看到港府和建制派如何把議題升級至國安層面。
-
新加坡贏在哪裏?香港怎麼辦?離港金融人談星港前景
「香港可能覺得新加坡很想超越香港,成為亞洲金融中心,但新加坡更在乎怎樣保持自己先進工業中心的地位。」
-
新加坡搶走香港人才?香港被趕超?數據告訴你真實「戰況」
從人才到資本,比到最後,更重要的是產業結構。
-
移英港人從暴漲的電費帳單,看到英國電力自由市場的成本
「生活成本壓力真的很實在。現在就看看新任首相會如何處理問題。」
-
圖片故事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重啟,脫下口罩狂歡痛飲,香港回來了?
藍色防護衣、快速測試棒與紅碼,觀眾將複雜的感受化作黑色幽默,呈上全新的角色。
-
他們當上男性性工作者,看到人情冷暖,也看到心中那塊最嚮往的自由
在香港,這些「哥哥仔」隱藏於都市中,為客人實現那些難以啟齒的性渴望。
-
愛慾錄:我們不是未遇到愛情,而是不需要——香港無性戀者對愛的想像
「如果我跟伴侶說我的情況,像結婚後一下子跳到老夫老妻無性生活的階段,有幾多個受得了?」
-
從習近平到「習家軍」,各地華人如何看待中共新一屆領導層
「中國接下來的路將是一場大賭博。」
-
香港人才流失︰「神科」的大學生和職場新鮮人,如何想像在港的出路?
「作為一個職場新人,我更加不知該何去何從,是一個比較徬徨或困惑的心態。」
-
李家超首份施政報告︰立法規管眾籌、設行政長官表揚榜、以貨櫃建「簡約公屋」
香港新任特首李家超發表首份施政報告,由前言到結語,都重申整份報告是以習近平於七一的發言作施政藍圖。
-
香港鄉郊工業:曾經如何存在?是否已經走到末路?
「去蕪存菁」至今,這些餘下的鄉郊工業已能與鄉郊環境共存,其存在價值亦逐漸被重新發現。
-
被逼遷的紙漿廠喵坊︰拿着新加坡請柬,創辦人葉文琪選擇留下來
「撇開政治,我做廢物處理,喂,香港的根底仍然很厚的嘛,香港還有那麼多人!」
-
在旅客清零的日子,他們在水貨區、旅遊區開店,重新耕作「香港特色」
「過往10年,你覺得代表香港的是甚麼?」
-
打拳、搏擊、向肌肉致歉——疼痛,讓我們找回身體
身體的反應,映照性格,也折射生命。
-
圖片故事
影像:大國旗小區旗,國慶香港一片紅
國慶在香港是一片紅,以及升旗、酒會和布防。市民則忙計劃行程,搶購機票。
-
四問香港放寬入境檢疫︰清零對國際地位的影響?鄰近旅遊熱點的檢疫安排如何?
「你來香港有3天不可以品嚐香港美食,亦不可到包括主題公園等處所,我想這對旅客的吸引力微乎其微。」
-
被打壓、解散、重組——香港的大學學生會能看到曙光嗎?
「若果沒有辦法動員或去團結一班人,是不會有這一些類似公民力量的東西存在。」
-
香港「活化」煽動罪:是否正當的本質,在於如何看待統治者與人民的關係
後運動時代,本港至少已有13人就煽動罪認罪或被定罪,另有至少43人以此罪被捕。
-
香港安樂死合法化之路還遠,他們只想無痛生存、安詳離世
「在支援不足情況下,社會可以如何幫到你?在心理、醫學及照顧層面也要自求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