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撰稿人,長期關注中東,經營有說說伊朗臉書頁面
評論
導致油價跳水的價格戰,表面看是沙俄美三國的角力,但這只是全球石油市場問題的冰山一角。
伊朗政府公信力低落,公開的信息令人懷疑,而與此同時,關於疫病的謠言與陰謀論在伊朗大行其道⋯⋯
美國和伊朗的中東對峙,不會因為蘇萊曼尼的死而停止,中東的平衡卻變得更加脆弱。
儘管民眾強烈要求,但政治人物其實不樂見「推翻重來」,這不單純是因為不願放棄權力,也是因為在黎巴嫩政治體制和國際處境下,難有理想的解決方案。
破碎脆弱的政治體制、外國干預,與戰爭後遺症困擾著伊拉克的年輕人,但他們又能如何改變現狀?
國際
保守派並非不玩民主遊戲,為了跟上改革派,他們也開了許多選舉支票。一直在改變議題和言論⋯⋯
航母部署,撤離人員,美國和伊朗是準備開戰,或是混亂中的情報誤判?
談判不是不可能,但伊朗與中東的情況與北韓和東亞有天差地別,讓北韓的「成功」模式很難複製。
塞西不是沒有真的挑戰者。在選舉期間有幾個人表達參選意願,但是都被不同方式逼退……
從大局來看,這次抗議的規模與事態儘管震驚了伊朗各派,但很可能還是在可以控制範圍內。
以色列-哈馬斯戰爭
從美國角度來說,特朗普的自我拆台除了窒礙了和平進程,也攪亂了美國與阿拉伯盟國的關係。
戰爭前,敘利亞一年的觀光拜訪人次超過澳洲、識字率高達86%、首都大馬士革一度被評為阿拉伯文藝之都。戰爭爆發之後,面目全非。
華府外交政策未明,各國都在想方法摸底特朗普。是美國的盟友就飛去華盛頓握手,而敵對國家就可能動用軍事手段測試底線。
讓中華民國可以成為庶民消遣對象的主要原因,在於其與現實的劇烈脫節。
俄羅斯大使的死,再度凸顯了埃爾多安和普京合作的曖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