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深度

伊朗伊斯蘭革命40年(三):改革已死?後革命時代的宗教與政治

保守派並非不玩民主遊戲,為了跟上改革派,他們也開了許多選舉支票。一直在改變議題和言論⋯⋯

1988年4月8日,伊朗首都德黑蘭北部,霍梅尼在所屬選區為議會選舉投票。

1988年4月8日,伊朗首都德黑蘭北部,霍梅尼在所屬選區為議會選舉投票。攝:Kaveh Kazemi/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張育軒 發自倫敦

刊登於 2019-08-16

#伊朗革命40年

點擊此處閱讀本系列上一篇

距離 1979 年霍梅尼返國建立伊斯蘭共和國已經40年。伊朗從一個世俗專制政權轉變成伊斯蘭掛帥的共和國,徹底改變了伊朗社會。40 年後的今天,伊斯蘭共和國仍是一個複雜的存在,威權,卻有一定程度民主、國際孤立,卻在區域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政府宗教化,人民卻相當世俗。

伊斯蘭革命衝擊了地緣政治。革命前,伊朗巴列維王朝是美國在區域最重要的盟友,伊朗從美國購買大量武器,在 1973 年贖罪日戰爭期間也拒絕加入阿拉伯國家對美國的石油禁運。這一切在革命之後起了 180 度的轉變,伊朗至此成了在該區域最為敵視美國的國家,也徹底改變了中東政治格局,並且在過去 40 年與美國不斷博弈。在冷戰框架中被視為西方陣營的一大挫敗,伊朗則認為自己成功扳倒帝國主義的當地代理人。值得注意的是,革命後伊朗並沒有因此加入共產陣營,而是更靠近不結盟運動的路線。

伊朗革命本身就旨在完全推翻國王並重新建立新的制度。早在革命前就有許多思想派別與意識型態,從共產主義到伊斯蘭主義,而不同階層或群體有著不同的意識形態偏好,大學青年、巴扎商人、知識分子、中下階層等,而這些組合形成了伊朗社會以及其革命多元複雜的面貌。正是因為多種思想的互相競爭,伊斯蘭共和國最終以霍梅尼的什葉法基赫理論加上西方共和主義之姿呈現出來,這些競爭在今天仍然持續。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