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傳媒 10 歲了!一路走來,我們始終相信,有些故事必須被說出,真相需要被守護。這十年的堅持,來自讀者的信任與支持。未來的每一步,我們仍需要你同行。邀請你成為端傳媒會員,一起訂閱守護獨立報導,讓真相持續被看見。
Hello 大家好,我是小端,我是端傳媒的用戶聆聽專員。
如果你曾經讀過端的報導、點開過新聞信、聽過端的播客、或曾在不同平台與端互動過,那麼我們已經相識。
端傳媒十歲了,今年,我們特別將2025年度用戶調查的結果,整理成了這份報告。會這樣做,源自於多位讀者提到的一種感受:作為端的會員,有時會有些孤獨——不知道「還會誰和我一樣在讀端?他們來自哪裡?在想些什麼?」小端能理解這樣的感受,而嘗試回答這些問題,正是小端存在的價值。
那麼,還記得我們第一次碰面的情形嗎?

我們是如何遇見彼此的?

這次問卷顯示,端傳媒讀者橫跨不同年齡層。其中25歲到34歲佔比最高,超過一半,且從24歲以下到74歲年齡層都有大量回應。自創立以來,端聯結中港台與海外華語社群的初心仍在:7成多填寫問卷的讀者來自中港台,另有進3成則來自北美、歐洲、日韓、東南亞澳洲以至南美。
關於「第一次接觸端」的情境,透過「社群媒體看見他人分享」與「端的官方社群平台」合計約 64%,且跨齡一致。值得一提的是,若曾經或仍為端的訂閱會員的話,你會更常因「親友提及或轉發文章」而認識端,較從未是會員的高出超過一倍。
分享是讓我們加深認識的方法,不論是在社群媒體上分享貼文,或是將文章轉發給親友,都是讓觀點交流、想法流動的契機。
接下來就要一窺,在大家心目中是怎麼形容端的,還是有點緊張呢!

如果端傳媒是一位朋友,你會如何形容?

在本問卷蒐集回應中,形容詞端的時候,最常出現的關鍵字包括「深度」(221次)、「多元」(107次)、「專業」(90次)、「獨立」(64次)、「客觀」(56次)和「中立」(42次)。
對專業新聞的堅持、對獨立思考的追求、對多元聲音的珍惜——這正是我們十年來始終努力成為的樣子。
除了這些關鍵字以外,不少讀者寥寥數語,就描寫出了一個生動的端:
理性
- 一個善良的,但更懂事的文藝青年
- 講話詳細清晰,不譁眾取寵,理性但有情感
- 擁有正義感,溫暖中立理性的 社會觀察家
知識
- 知識深厚,有分析力,普世自由主義公民
- 一位博學多識的,冷靜客觀的大姐姐,包容我的偏激,給我新的視角和想法,握著我的手叫我冷靜,叫我多向四周轉轉頭,看到別的世界
- 求學路、人生路上,隔壁寢室的優秀學長
深交
- 見聞廣闊、說理有據、需要有空才會見面
- 雖然有時不太有趣,但值得深交的好朋友
- 久久沒聯絡,但有想問的問題可以找他,因為很能信任
敢言
- 雖然有時候不認同他部分說法,但是可以出來喝茶深入聊天分享的朋友
- 誠實、敏銳、有深度──端像是一位懂世界又敢直言的老朋友,總能用冷靜眼光看穿熱鬧背後的真相。
- 端傳媒像一個冷靜又可靠的朋友,不吵不鬧,說話很有條理。聊社會、政治、時代變遷,它不會情緒化,總是能告訴你事情背後的來龍去脈。但有時它有點克制,甚至憂鬱,越聊越讓人信任。
大家的這些形容令人眼前一亮,小端第一時間帶給了端的同事,大家讀到、都覺得開心又感激!

你最喜歡端怎樣的內容?又需要更多怎樣的內容?

了解了你眼中的端之後,你也告訴了我們,你最愛看的內容、以及希望端能夠提供更多的方向。這些回饋,都是編輯部最在意的提醒。
在許多不同形式的內容中,「系列報導與評論」的閱讀/喜愛度最高,其次是「專訪與對談」。另外,人物故事、即時新聞及數據報導亦頗受歡迎。
在端長期關注的議題中,「政治」與「社會」不出意外有最多人選擇──選擇其他議題的讀者,在具體的報導中,也常常會在「科技」、「移民」和「性別」中看到政治和社會的視角,例如涉及制度與勞工的取材。
「異鄉人」這一老牌欄目,至今仍最受讀者喜愛,緊隨其後,「不重磅記者自留地」、「女人沒有國家?」、「端對談」、「返工這回事」這幾個新設立的欄目也得到認可,讓專欄背後的編輯記者們頗為鼓舞。
在前不久推出的十週年特別頁面中,編輯部精心整理了這十年來端的重要紀錄;在十週年的限定週邊中,我們也做了十本端的經典長篇報導小書。小端相信,其中定有你喜愛的、最具端的特色的內容。
而你希望在端看到更多,但端目前做的比較少的內容中,「短小精幹的解釋性報導」得到大家的高度贊同,有超過57%的回應都選了這條。
小端有聽到大家需要快速理解重要議題的願望!這樣明確的需求,編輯部聽到也很受鼓舞,因為這正是端在接下來會更大力開發的內容方向:在保持深度的同時,提供更便於快速理解、值得分享與收藏的解析內容。
對你而言,新聞有什麼價值?

十年來,端與讀者共同經歷了無數的新聞事件。獲取新聞,從來不只是得到資訊,更關乎我們如何理解世界。那麼,對你而言,新聞最大的價值是什麼?
從問卷中,小端看到,「了解世界、知道正在發生的重要事件」和「帶來知識與觀點、豐富思考」是最被重視的價值。而能讓你「看懂世界如何運作、人們如何生活、面對何種挑戰與機會」的內容,也最容易驅動你的持續閱讀。
這是新聞對你的價值──也正是端在提供給你的價值。
在另一個提問「端對你而言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中,最多人選擇的便包括「值得參考的知識和資訊來源,讓我建立觀點,補充思考」以及「幫助我理解世界、看懂新聞事件的脈絡」。
值得一提的是,當被問到「如何判斷新聞可信度」時,現有或曾為端會員者最常選擇「來自我信任的新聞媒體」(約 82%)。我們也觀察到:多數端的讀者在重大事件發生時,會先回到固定信任的新聞平台,再輔以搜尋或社群平台取得補充資訊。
認為「新聞報導品質好」、「可以看到其他華文媒體沒有的內容」——這兩樣都是大家訂閱端傳媒會員的主要原因。
你對理解世界、豐富思考有明確的需求;而端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正是為了回應這樣的期待。
對了,你知道在端曆年的周年專題中,最常出現的字詞正是「世界」嗎?從「我們還能在斷裂世界中建立連結嗎?」到今年的「即使世界如此,正因世界如此」,我想,讓你認識另一個更大的世界和它的可能性,正是端的使命。
用訂閱,守護深度報導

透過今年的問卷,小端讀出了大家心中的兩個重要的議題:
第一,你需要敏銳而紮實地去理解這個世界;
第二,你在乎專業與深度報導的生長空間。
這些年,讀者常會問:訂閱,除了打開付費牆後的深度內容,真的能守護專業報導嗎?小端的回答始終是:可以的!每一份訂閱,都是讓編輯部得以專注報導、持續創作的直接支持。而令小端欣喜的是,今年問卷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
在「端對你而言的角色」這一題中,有一個讓我們很受鼓舞的答案:有將近74%的讀者形容,對他們來說,端傳媒是「一個守護專業與深度報導的媒體,即使不常看,我也希望它存在」。
類似的,在「付費支持新聞媒體的最大價值」中,緊跟著「取得可信、有品質的新聞內容,理解世界、做出判斷」之後、排名第二的答案也指向同樣的方向:「支持專題媒體機構,提升行業專業性,讓記者能專注報導」。
在現今面對種種挑戰的大環境下,我們也試著問了一道不輕鬆的問題:「如果有一天,端消失了,你會有什麼感受嗎?」結果,79.1%的回覆都選擇了:「我會感到失落,因為端的存在難以取代,也會擔憂華語媒體的未來」。
這份託付,一直都是我們繼續把報導做好、把脈絡講清的動力。
不管媒體環境如何變化,只要仍有讀者賦予的機會和空間,端就一定會繼續努力提供具可信和品質的新聞內容,與到訪過的每一位讀者一起用獨立的新聞價值、用思想和批判的力量,更好地理解世界。
這是我們還在這裡以及還會在這裡的理由,平凡而深沉。
最後,衷心謝謝你們
問卷中,有上千名讀者給我們留了言,小端精選了一些留在這裡。
謝謝你,填寫這份問卷,讓我們彼此認識更多;如果你透過這份報告,看到了更多與你有類似想法,並覺得一路有人同行——這正是小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最深的感受⋯⋯
在問卷中,小端也看到了讀者對端的提醒,端還有許多需要做的更好的地方。這十年,一直是不斷創新、嘗試與修正的過程。我們一直都知道,我們做的還很不夠、離理想還有距離。
未來的每一步,我們都會帶著你的激勵,努力做的更好,讓端更值得你的支持與守護。
啊,我剛收到新的任務要去聆聽用戶需求,不知道會不會在路上再遇見你呢?
歡迎你繼續在端傳媒網站、應用程式和各社交媒體平台撰寫評論或分享所想,有更多意見或回饋也可寫信給我們(editor@theinitium.com)。

在訂閱端之前,華文互聯網沒有我可以信任的報道大陸的機構媒體,每天打開社交網絡只能看到網友控訴社會現象,卻無處攝入有條理的、值得信任的報道。審查制度導致調查和發布困難重重,有端從世界各處進行華文報道,關注和我一樣的離散華人,才終於讓我找到穩定的歸屬感,看到華語數字新聞的希望。
因緣際會開始訂閱終端媒體,即便時間不長,卻是我最熱愛並且願意支持的媒體。未來希望端傳媒能繼續提供內容品質高的獨立報導,我也會繼續支持。期待下個十週年碰面。
不知不覺看端和訂閱端已經三年多了。端是我這幾年來最喜歡也最信賴的媒體。我很高興也很幸運能遇到端。這幾年世界局勢急劇改變,我的價值觀也經歷了一場巨大的重塑,端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感謝端與我一起成長。
十週年快樂!大學生時開始讀端的報道,非常感謝端有深度也有廣度的文章,使我看到了更多也思考更多。訂閱後開始根據時間線往前回顧,看到那些在主流媒體甚至自己都幾乎遺忘的事件的相關文章時,還是有些感慨。有/沒有記憶的二相性網路中,端對我真的很重要!謝謝端,期待未來的報道!
第一次開始訂閱端傳媒是因為六四紀念報道,後來讓我決定持續訂閱的是2019年反送中事件,端每天更新抗議的情況,也報道各種普通人的處境和大家的互相幫助。當時我還在大陸,一邊為香港人的勇氣感動,一邊為網路另一端沒有任何依據的攻擊和謾罵而氣憤。非常感謝端傳媒幫助我挺過了大學最黑暗的那段時期,每天都在政治性抑鬱中度過,但是打開端傳媒,知道還有人在努力讓大家了解真實的世界,知道有人和我的價值觀契合。每一篇深度報道都能帶給我一些新的視角,很多思考方式一直影響我到現在。這幾年我常常逃避現實,看新聞也少了很多,可是偶爾點開端的網頁,還是那樣簡潔清晰的排版,還有那麼多話題的深度討論,我是從心底為你們感到驕傲,也慶幸能一直關注你們。謝謝你們,也謝謝當時努力在黑暗中尋找光亮的自己。希望端傳媒能長久存在下去。
提筆的此刻,北京已是深夜。窗外車聲稀疏,我卻因你們的報導而心緒滾燙——那是一種久違的、被理解的震顫:原來在時代的逆風裡,我並不孤單。
你們的文字像一把精密的外科手術刀,剖開事件的表層,露出肌理與骨骼;又像一盞燈,照見那些「偉大而正確」卻常被忽視的事業。每當我讀到你們對細節的窮究、對複雜性的尊重,便忍不住在心裡輕聲應和:「是的,這就是我想見的世界。」在眾聲喧嘩中,這樣的專業深度近乎奢侈,也因此更顯珍貴。
謝謝你們讓我確認:仍有人以嚴謹與良知守護公共話語的底線;仍有人願意把鏡頭對準沉默的大多數。這份確認本身,就是繼續前進的勇氣。
因此,我決定訂閱。不僅為了持續獲得智識的給養,更想用這微小的行動,向你們表達敬意——願那盞燈因更多人的守護而長明。
期待與你們在下一篇深度報導中相遇。
一位被你們點亮的讀者
非常好。
端傳媒如何去增加中國大陸的讀者數量呢?
提供翻牆軟件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