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採編需要資源投入,你正在閱讀的即時新聞能夠免費開放給公眾,全因有會員訂閱支持。你可以選擇月付暢讀,也可以訂閱端x華爾街日報雙會籍;如果你是學生、教師,更可以享受優惠。邀請你成為端傳媒會員,選擇適合你的訂閱方案,支持我們繼續推出優秀報導。
2月26日,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在立法會宣讀2025/26財年的《財政預算案》。
近年來困擾港府的主要財政問題在於赤字高企。2025/26年度的預計赤字為670億元(港元,下同),2026年3月底的財政儲備預計將剩5803億元,相比三年前超過9571億的儲備,將大幅降低。因此,2025/26年的財政預算著重於降低赤字。
陳茂波稱,政府預測2025年香港經濟全年實質增長2%至3%,基本和整體通脹率分別為1.5%和1.8%。
他指港府過去幾年因疫情中「撐企業、保就業、穩經濟、紓民困」措施,疊加國際地緣政局不穩,導致出現持續數年的財政赤字。
因此,新一份預算案的目標之一,是在未來直至2027/28年度可以累計削減政府經常開支7%。

「節流」:公務員凍薪、削減編制、高校資助調整
在預算案公布之前,外界對政府「節流」的兩大焦點在於公務員薪酬及編制,以及長者的「二元優惠」交通補助計劃。
新預算案建議,包括特首以至公務員在內,行政、立法、司法機關及區議會全體人員一致凍薪。預算案還建議公務員編制在26/27及27/28年度每年分別減2%,預計至2027年4月1日將削減約1萬個職位。
受關注的「二元優惠計劃」則改行「兩蚊兩折」,即票價為10元或以下時,受惠乘客繳付2元車費,票價為10元以上時,受惠乘客須繳付全額車費的2折,並設置優惠程數上限於每月240程。「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補貼領取門檻亦將於6月起由400元提升至500元。兩項調整預計可於未來五年節省約62億元。
高等教育領域,港府也將削減開支。陳茂波指2025至2028年資助香港八間大學的撥款為681億,比原本節省28億元。另有媒體引述消息人士指,八間大學還將從「一般及發展儲備基金」結餘中退還40億元予港府。
預算案還提出在不影響綜援、公共福利金和法定開支的前提之下,通過「善用科技、精簡程序和推動公務數字轉型」來削減政府經常開支,提升公共服務效率。此外,預算還提出「全方位管控」工務工程開支,估計可再節省逾400億元。

「開源」:多渠道增加政府收費,包括人才簽證費用
政府收入方面,陳茂波指部份政府收費未能充份反映成本及體現「用者自付」原則,因此提出多項措施。
措施包括從2025/26年第三季起提高飛機乘客離境稅,由每位120元增加至200元,可增加約16億元收入。
政府亦計畫在繼續「優秀人才入境計劃」、「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一般就業政策」吸引人才來港的同時,對入境計劃收取申請費600元、簽證費按逗留期限長短上調至600元或1300元,預計每年增加6.2億元收入。港府解釋稱「有信心新措施不會影響香港吸引人才」。
預算案還提出檢視各政府隧道和主幹道、電動私家車牌照和停車收費錶收費,以至交通違例的定額罰款,估計可帶來每年約20億元額外收入。此外,港府或將向由陸路管制站離境的私家車徵收邊境建設費,估計每年可增約10億元收入。
此外,陳茂波提出港府於未來五年在「可持續債券計劃」及「基礎建設債券計劃」下每年發行1500億至1950億元債券,其中約56%用於為到期的短期債務再融資。
預算案亦提到會積極探討規範籃球博彩活動,打擊非法賭博並增加稅收,估計每年可帶來15億至20億港元收入。
至於「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預算案稱至今累計接到逾880宗申請,預計帶來超過260億元的投資。

「減甜」:各項減免措施收緊
新預算案進一步在各類寬減方面「減甜」。
預算案提出,住宅、非住宅差餉寬減上限由上年度的每戶1000元改到每戶500元;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以及利得稅退稅上限則由上個財政年度的3000元減至1500元。
1500元退稅上限是近九年新低,而且是由2018年的30000元持續大幅削減而得。
此外,港府過往為全港中小學、幼稚園及特殊學校學生每學年提供2500元的免入息審查學生津貼,至今已連續發放五個學年,但將於今年9月的新學年起取消。陳茂波指此項每年可以節省20億元開支,並強調有需要的學生依然可以通過各類入息審查資助計劃獲得協助。
不過,預算中也增加「派糖」項目:港府計劃向合資格申領人發放額外半個月的綜援標準金額、高齡津貼(生果金)和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在職家庭津貼也將作相若安排,涉及約31億元的額外開支。
預算案還提出「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及「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於下年度分別增至6000張及1.2萬張,並增加殘疾人士日間社區康復及家居照顧服務名額1280個。

赤字財政下,資金投向哪些領域?
預算案中亦提到未來會增加的公共服務。
其中,港府表示已覓得足夠土地於未來10年滿足供應30.8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目標。連同「簡約公屋」,未來五年公營房屋供應量將達到19萬個,較本屆政府上任時的五年期增加約80%。
公營醫療系統方面,港府將在2025年內將中西區、東區和油尖旺區地區康健站提升為地區康健中心,強化社區醫療健康系統。同時,港府正陸續推展和完成「第一個醫院發展計劃」下的16個工程項目,涉及約1900億元開支。
至月近期較受爭議的「關愛隊」,預算案提到其已「恆常化」,並將在下一服務期增加對其資助金額五成。預算案稱關愛隊成立至今合共探訪約39萬個住戶,提供約4.3萬次支援服務。
至於「北部都會區」,陳茂波指其能加速創科產業發展,讓香港更深度地「參與大灣區建設」。他提出繼續優先為該區投入資源,重點發展創新科技、高端專業服務、現代物流、專上教育及文化體育和旅遊等產業。
預算亦將繼續「一帶一路獎學金」等措施,吸引東盟等區域及國家學生到港升學。
在宣讀預算案後的記者會上,有傳媒提到預算案中薪俸稅退稅額「縮水」和增加交通收費等措施,有向中產人士「開刀」意味。陳茂波回應指希望中產人士諒解。他表示提出措施時已盡可能減少對一般市民影響,但仍然難以避免,並強調許多公共設施使用大量資源,希望可以朝着「用者自付」的方式收回部份成本。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