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俄疑用洲際導彈襲烏;英相拒公開譴責47人案判刑;台衛福部疑有多起霸凌事件

緬北移交763名電詐嫌犯;黎智英再上庭作供;中國回應商船疑切斷光纜事件;台作家楊双子獲美國國家圖書獎
2024年11月21日,黎巴嫩貝魯特,真主黨和以色列軍隊之間衝突持續的一個清晨,女士們在海濱跳舞。攝:Adnan Abidi/Reuters/達志影像

離開真相,談何看見彼此和追求正義?我們的日報、速遞Whatsnew、端聞Podcast能夠保持免費,離不開每一位會員的支持。暢讀會員首月5折尊享會員全年85折,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即時報導和深度內容。

讀者你好!你現在讀到是端傳媒每日新聞速讀「日報」。每逢週一到週五的東亞時間晚間,我們會在整理和篩選之後,將近期值得一讀的幾條新聞以簡短的方式呈現到你眼前。

端傳媒圖片編輯每天會為日報精選一張全球新聞攝影作品。今天的題圖來自路透社攝影記者Adnan Abidi:2024年11月21日,黎巴嫩貝魯特,真主黨和以色列軍隊之間衝突持續的一個清晨,女士們在海濱跳舞。

今天是2024年11月21日,以下是我們為你篩選的7條新聞

烏克蘭稱被俄羅斯發射洲際導彈襲擊,遭西方官員質疑

烏克蘭軍方11月21日表示,在當日上午對烏克蘭的襲擊中,俄軍向烏克蘭東部的第聶伯羅地區發射了一枚洲際彈道導彈。如消息屬實,這將是俄羅斯首次在俄烏戰爭中使用洲際導彈。

《基輔獨立報》報導,烏克蘭軍方表示在襲擊中俄軍出動了多架攻擊機和戰略轟炸機,發射了數枚對地攻擊導彈,並從俄羅斯西南部的阿斯特拉罕(Astrakhan)州發射了一枚洲際導彈。

烏克蘭方面表示在襲擊中有兩人受傷。《基輔獨立報》援引相關分析認為,發射洲際導彈並沒有太大的軍事價值,但洲際導彈一般用於在核戰爭中跨洲發射核彈頭,在俄烏戰爭中使用洲際導彈,應被視為政治信號。

但據美國ABC新聞報導,未具名的西方官員表示襲擊並不像是洲際導彈所為。

此前因應美國允許烏克蘭用美製遠程武器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俄羅斯已宣布更改核武器使用政策,將視「任何得到核大國支持的國家對俄羅斯發動的常規攻擊」為對俄羅斯的聯合攻擊,從而使用常規導彈、無人機或其他飛機的攻擊也可被視為需要俄羅斯以核武器回應。

有關俄烏戰爭可能升級或停火談判的信息,請參閱Whatsnew欄目已刊出的報導

英國首相拒絕公開「譴責」香港47人案判決

英國首相施紀賢11月20日在G20峰會結束時拒絕回答有關香港47人案判刑的問題,並表示英國正尋求和中國建立「更緊密的經濟夥伴關係」。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施紀賢在被該報問到是否會譴責香港對民主派人士「顛覆國家政權罪」的判刑時指出,他和習近平的會晤中「坦承」討論了相關問題,但他不會公開重複相關討論。

施紀賢此前表示,英國希望成為中國「可預測和務實的合作夥伴」。

《金融時報》報導援引前保守黨領袖施志安(伊恩·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批評「施紀賢和他的政府如此渴望貿易,以至於他們會對未來的所有暴行視而不見。」

台灣衛福部再被曝多起疑似職場霸凌,擬成立專案小組應對

在台灣勞動部一名公務員或因職場霸凌而輕生引起巨大爭議後,再有多起指控爆出衛福部也有疑似職場霸凌事件。

台灣中央社報導,民眾黨立委陳昭姿11月21日在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質詢時稱,連日來接獲了「非常多與衛福部有關的檢舉。」報導綜合網友曝光和陳昭姿質詢,有疾管署、健保署等數個機構涉嫌職場霸凌。陳昭姿還指至少3名司長「有嫌疑」、「且都是女性」。

衛福部長邱泰源就指控回應稱,將考慮成立部級專案小組,加速釐清調查。他還表示已被檢舉或報導的疑似霸凌案會在一週之內完成調查,「確定有職場霸凌將積極處理,不實的會檢討改進相關機制,並進行澄清。」

有關台灣公務員職場霸凌事件,請參閱Whatsnew欄目之後刊出的報導。

緬甸佤邦向中國移交763名電信詐騙嫌犯

11月21日,位於緬甸撣邦東北部的少數民族政權佤邦聯合軍(UWSA)向中國方面移交了763名電信詐騙園區人員。

中國央視新聞報導稱,這次移交標誌著「緬北地區規模化電詐園區全部被剷除」。

報導還指2023年中國公安部「部署開展打擊緬北涉我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專項工作」之後,已累計抓獲5.3萬餘名中國籍涉詐犯罪嫌疑人。中國公安將對緬甸萬海、當陽、妙瓦底等「詐騙窩點聚集區」「進一步加大警務執法合作力度」。

獨立的「緬甸國際通訊社」(BNI)報導稱,在2023年的撣邦戰事擴大後,電信詐騙業向佤邦聯合軍控制地區轉移。佤邦聯合軍是中國支持的緬北地方武裝之一,在中國壓力下開始抓捕和移交電信詐騙人員。

此外,緬北撣邦地區的戰鬥仍在繼續。軍政府軍隊正在反攻此前被緬甸抵抗武裝佔領的東北部重鎮臘戍。據緬甸反對派媒體「伊洛瓦底」報導,中國疑似軟禁了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MNDAA)的領導人彭德仁,以迫使抵抗武裝和軍政府和談,但同盟軍近日仍表示將守衛臘戍一帶的陣地。

黎智英再次上庭作供,談及「7·1」立法會衝突和採編方針

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此前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11月21日案件展開第94日審訊。黎智英再次出庭作供,談到「7·1立法會衝突」等問題。

據獨立媒體《法庭線》報導,辯方在提問時提到2019年「7.1立法會衝突」事件中《蘋果日報》的報導,黎確認當時他提議報道重點要集中於年輕人的想法。他表示自己是希望解釋年輕人的想法,以爭取港人同情。他表示自己覺得年輕人闖入立法會是犯了錯,要解釋並獲大眾理解及同情,才能避免破壞運動。

黎還在庭上被問到《蘋果日報》的立場對採編的影響,他稱自己沒有對採編設定任何限制或「鳥籠」,但新聞媒體有所代表的價值。他還指曾經試圖邀請包括曾鈺成、曾俊華及任志剛在內的建制派為《蘋果日報》撰文,但多被對方拒絕。

有關《蘋果》案的更多資訊,請關注Whatsnew欄目已經刊出和之後刊出的報導。

中國外交部回應商船疑涉切斷光纜事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1月21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被問到中國籍貨輪疑似破壞波羅的海光纜的問題時否認相關猜測。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被問到相關問題時稱中國「目前不掌握這艘船隻的具體情況」,他還指中方「願依據國際法與有關方保持溝通,共同維護國際海底基礎設施安全,」並表示中國船隻的正常航行權利和合法權益應該「得到有效保護」。

截至發稿時,相關提問和發言未出現在外交部的記者會官方通稿中。

此前,波羅的海的兩條海底光纜在11月16、17日遭到破壞,媒體報導指一艘名為「伊鵬3」的中國貨船在光纜被破壞前後曾在兩條光纜附近行駛。

由於該船隻自19日晚上約9時起一直停留在丹麥 Kattegat 海峽,沒有移動,外界分析指船隻或被丹麥海軍「逼停」。丹麥公共廣播(DR)援引丹麥海軍確認,丹麥海軍在該船隻附近執行任務,但未有證實是否截停該船隻或執行何種行動。DR 又指相關行動應瑞典要求進行。

克林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則在20日稱,事件和俄羅斯無關。

台灣作家楊双子作品《臺灣漫遊錄》獲美國國家圖書獎

2024年的美國國家圖書獎在11月20日頒獎,台灣作家楊双子的《臺灣漫遊錄》的英譯版獲得翻譯文學獎。成為第一名獲得該獎的台灣作家。

美國國家圖書獎(American National Book Award)是美國文學界的最高榮譽之一,設有小說、非虛構、詩歌、少年圖書、和翻譯等獎項。

楊双子出生於1984年,《臺灣漫遊錄》背景設定於昭和十三年(1938年)捲入太平洋戰爭前的日本殖民地台灣,描寫一名日本本土女作家和一名台灣女翻譯在台灣的經歷,反映出「日本帝國對待殖民地臺灣、日本內地人與臺灣本島人的種種矛盾,乃至於當年男性之於女性命運的差異」。

據台灣中央社報導,楊双子獲獎後發表感言時表示,《臺灣漫遊錄》是為了回答「台灣人是什麼人」的問題。她表示:「一百年前就有台灣人說,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一百年後,今天的台灣人也說這句話,但是我們對話的對象並不相同。一百年前,我們對日本人這麼說, 一百年後的今天,我們對中國人這麼說。這一百年來不變的是,我們一直面對著身邊有強大而且具備侵略性的國家。」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