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今次美國總統大選,所有專業的媒體報導都會告訴讀者選情太過接近,在七大搖擺州都在誤差範圍內,無法預估誰輸誰贏。
如要進一步分析,許多人會把選民分得更細,細部討論今次選舉不同種族、性別、地區選民的投票傾向,討論各個候選人的選民基礎。這自然是一個重要的方向,端傳媒也持續提供這種類型的分析。
不過,這篇分析要回答的是另外一個問題。到了選前7天,到底該怎麼理解此時此刻的「平盤」?這樣的民調結果,反映了這場選戰、這兩位候選人怎麼樣的特色?換句話說,這場選戰咬得很緊,這件事情本身代表了什麼?
在這篇文章中,端傳媒精選以下3張圖表,正是要以最為扼要、最為濃縮的方式,回應這個問題。簡要來說,民調平盤的意義有三個層面:
首先,民調平盤反映拜登退選之後,在過去的三個月內,「定義賀錦麗」這場仗雙方陣營打成平手,沒有誰特別成功。
往後推一層,這意味著即使美國民眾對拜登政府經濟走向非常不滿意,但特朗普過去卻也沒能把自己成功定位為一位能帶來正向改變的領導人,才讓賀錦麗在出場後有一搏的機會。
而展望未來一週,「平手」意味著雙方在爭取游離選民的同時,也勢必得想辦法維持既有支持者的熱情,確保他們真的會出門投票,在這方面也完全沒有鬆懈的本錢──然而,要兼顧這兩個目標卻也並非易事。
一:為什麼沒人領先?
過去端傳媒和一些其他分析者都曾指出,今次選戰最大的重點是「定義賀錦麗」:全美國選民普遍都已經認識特朗普,好好壞壞都有了定見。而在民主黨方面,原先拜登的包袱太多,一直無法克服自己跟特朗普之間的差距;賀錦麗上陣之後讓選戰重新開始,與特朗普立刻戰成平盤。然而,由於不少選民認為還不夠認識賀錦麗,他們遂成為選戰的關鍵,雙方陣營因此需要透過辯論、廣告、上節目等各種方式,影響選民對賀錦麗的認知。
也因此,今次民調最值得觀察的趨勢,就是賀錦麗支持率在7大搖擺州的變動,看看她在站穩腳步上場之後,是否還能額外爭取到選民,還是反倒會流失支持者。
而話說回來,這個觀察方向也更能發揮選舉民調的長處:民調最大的看點本來就不是誰輸誰贏,而是看出變動的趨勢。今屆選舉,本來就很難期待從民調直接判斷誰輸誰贏,這有兩大原因。
首先,民調分析本來就必須容許一定的誤差範圍,正負3個百分點起跳是業界常態。而這段時間以來,所有證據都顯示美國兩黨的實力差距現實上真的非常小,不論是全國支持率還是關鍵州選情,雙方差距本來就很可能不足2到3個百分點。因此,光是從誤差範圍的角度來看,二人民調差距屢屢小於誤差範圍就不足為奇。何況,2016年和2020年美國大選民調之所以失準,主因都是難以預測哪些選民最後真的會出來投票,各家民調公司雖然都用盡方法改進,但沒人能保證2024年不會有相同的問題。
但這不代表民調沒有價值。不管候選人的支持率實際上有多少個百分點,如果該位候選人的支持率真的在選戰過程中發生明顯變動,一次增加或流失了不少支持者,那麼,除非這群支持者都集中在所有民調公司都忽略的群體,不然,多家有信譽的民調公司重複做民調,應該還是能夠偵測到這樣的變動。換句話說,相對於絕對的數字,相對的趨勢反而更為重要。
所以,賀錦麗能否延續換將後的氣勢,在7大搖擺州爭取到更多選民?還是反而會被特朗普陣營定義成恐怖的極端派,或者自己犯下太大的錯誤,反而流失選民支持?而答案是:兩者都沒有發生。
市面上有幾家媒體都用了不同標準篩選民調,將他們認為有信譽、有參考價值的民調加權平均,每日滾動式更新。這篇文章是取用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數據,並以半個月為單位,呈現出賀錦麗在各州支持率的變動,但其他媒體的數據也不會差異太大。
而從圖上可以看出,從8月1號起算,在賀錦麗確定披掛上陣之後,整個選戰期間,她在關鍵州的平均支持率都幾乎沒有什麼波動。事實上,若以半個月為單位,除了8月下半以外,其他時間區間的支持率變化頂多就是正負1%,普遍甚至更低,並無水位變化。而即使在8月下半,也只有一個州變動超過2%(內華達)、再兩個州超過1.5%(北卡和喬治亞),從民調分析的角度來說也不足以讓分析者有信心宣稱絕對有變動,仍舊無法排除只是抽樣下正常的高低起伏而已,甚至還有可能只是反映不同時間範圍內被納入的民調機構在加權方式上的差異。
換言之,雖然選戰過程中有許多「事件」發生,各方陣營嘗試界定賀錦麗是怎樣的人,但這些事件要不船過水無痕,要不對賀錦麗有好有壞、互相抵消。或許在現實中有微小的變動,但這種小幅度的變動本來就難以用民調偵測。當然,不少分析者還是會說賀錦麗支持率一度上漲、但又退回原點,但比較保險的說法依然是:三個月過去,賀錦麗不過不失,沒有明顯被特朗普陣營逼退,但也沒有明顯額外爭取到什麼支持。
更進一步來說,賀錦麗上陣至今,選戰最大的重點依然在於「她不是拜登」,加上初次亮相讓親民主黨的選民有好的第一印象,這讓她能夠在參選那一週就贏得比拜登更高的支持,抹平了拜登和特朗普之間的差距,讓民主黨有機會重新來過。但在此之後的三個月,雙方種種選戰操作都沒有帶來民調能夠偵測出的重大波動。
二:經濟議題為何沒壓垮賀錦麗?
從上述民調看來,這三個月以來,兩大陣營定義賀錦麗的結果大抵扯平,並沒有誰佔了上風。
但其實,許多讀者可能會感到納悶:「定義賀錦麗」憑什麼成為選戰重點?美國民眾明明對拜登政府經濟表現這麼不滿,賀錦麗身為副總統,理應代表這個被認為失敗的執政團隊,而挑戰者特朗普則該理所當然代表改變,為什麼經過三個月,賀錦麗的支持率卻沒有掉回拜登的水準?
確實,各家民調都普遍顯示,拜登的不滿意度高達6成,選民也有約三分之二認為國家在錯誤的軌道上。甚至,直到今天,各家民調也相當一致,當民眾被問到在經濟上更信任誰,或者誰的經濟政策可能比較有幫助時,特朗普也都能屢屢小幅領先賀錦麗,只不過領先幅度已經稍有縮小。賀錦麗之所以有機會定義自己,不會在這三個月內被慢慢壓垮、漸漸回歸到拜登的水準,顯然有其原因。固然,有些關鍵選民在墮胎權、人格特質等議題上更信任賀錦麗,但經濟畢竟還是選民最重要的考量,單憑這樣遠遠不夠。
更重要的是這一個先決條件:民調顯示,對很多獨立選民來說,當他們在面對經濟問題的時候,他們心中所認識的特朗普並不是他們預設的解答,許多關鍵選民不認為他真的就能挑起改變的擔子。九年來,大家都已經對特朗普有既定印象,而每個人心中的印象好壞不一。具體來說,即使特朗普的核心支持者很熱情,認為特朗普能帶來低物價等等,但很多獨立選民未必這麼相信特朗普。所以,由於特朗普未能利用過去九年、特別是自己執政的四年把自己定位成好的改革者,賀錦麗才有機會維持住此刻的平盤。
根據Times/Siena十月份最新民調,面對特朗普和賀錦麗兩個選項,選民並未壓倒性認為特朗普能帶來好的改變。一方面,民主黨選民和共和黨選民一樣,都一面倒認為自家候選人最能帶來有利的改變,換言之,民主黨的選民即使對經濟不滿意,也幾乎不會轉向特朗普尋求解答。
但另一方面,至少同樣關鍵的是,在獨立選民當中,只有4成認為特朗普更在乎自己這樣的人(獨立選民中反倒有47%選擇賀錦麗),也只有44%認為特朗普更能代表改變,才剛好跟賀錦麗打平。至於認為特朗普會對自己有幫助,比率也同樣只有4成出頭。換言之,即使人們都對於經濟不滿,但過去九年來,特朗普給許多獨立選民的既定印象不夠成功,未被多數認定為能解決這些問題的人,無法立即取得多數人認可「能帶來對我有利的改變」。
這也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同份民調也顯示,認為特朗普當年執政期間的經濟政策對自己有幫助的比率,在全體選民中本來也就只有4成出頭,在獨立選民中亦然。獨立選民即使不滿拜登的經濟表現,卻也未必急著想「回購」特朗普,是這三個月選戰平盤的基礎先決條件。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在賀錦麗登場之後,雖然特朗普在經濟政策上的信任度仍維持領先,但相較於拜登時期,領先幅度已經大幅縮水。
所以,賀錦麗在這三個月能有定義自己的空間,可以嘗試多說服一些尚未決定的人,用降低藥價、打擊價格哄抬、中產階級降稅等等政策宣示,爭取他們當中多一點人認為她才代表正面改變。
三:難以額外爭取更多選民怎麼辦?
但是,這也只意味著特朗普無法充分利用民眾對經濟的不滿而已。「經濟觀感」的主戰場對民主黨不利仍是事實,所以此刻也只是打了個平盤。而且賀錦麗在初次亮相之後,三個月來也難以在各搖擺州再有進展、再吸引更多人,所以如此膠著。
那麼,展望選戰最後一週,如果三個月來雙方都難以再有所斬獲,兩個陣營還能用什麼方式改變戰況嗎?
一方面,針對目前尚未決定的選民,此刻勢均力敵的雙方當然不敢放鬆。
但要怎麼爭取才對呢?答案其實不是要扭轉印象。如果一位選民現在還有所保留,這意味著他這幾個月來對於候選人都有一些重要的疑慮,那麼,兩大陣營在最後一週還想要化解這些疑慮本身、要扭轉選民的想法,可能也已經太遲。
相反地,比較合理的作法反而是決定「話題」,在最後階段更強調己方加分、對方扣分的議題,比如特朗普可能會選擇邊境或者通膨議題,或是人們整體對現況的不滿、對政府的不信任;賀錦麗則可能選擇強調墮胎權或民主體制,或者在領導人特質上做出對比。總而言之,面對這群選民,重點在於鼓勵他們在最後一刻這樣想:「雖然我還是不喜歡這位候選人這樣,但我現在覺得『另一件事情』還是比較重要,所以還是得要出門投給這位候選人。」亦即,面對這群選民時,設定議題才是最後階段的關鍵。
但另一方面,賀錦麗跟特朗普也都要確保自家的支持者真的會出來投票──自家選民如果不出來投票,支持率就得打上折扣,無法完全轉換為得票率。在這場勢均力敵的選戰中,每一票都是關鍵。
就此,候選人能夠做的就是維繫既有支持者熱情,特別是搖擺州支持者的熱情,直到他們出來投票為止。而在這方面,也沒有哪一方有鬆懈的空間,因為雙方支持者的熱情程度同樣不相上下:
知名民調機構Quinnipiac University Polls發布五個搖擺州個別的民調,其中特別詢問已經決定的選民是否「非常熱情(very enthusiastic)」,很熱切地想要投下這一票。在這方面,雙方陣營都取得了相同程度的成果。帳面數字上,特朗普支持者中非常熱情的比率在賓州和密西根略高,賀錦麗則是在北卡和喬治亞略高,但差距都在2至4個百分點以內,民調解讀上應該要視為不相上下。
既然不能鬆懈,那麼在選戰最後一週,維繫支持者熱情、提醒他們一定要出來投票,也勢必會成為候選人非常關注的事情。尤其對特朗普陣營而言,因為特朗普支持者提早投票的比率較低,已經入袋的選票相對較少,更是需要把熱情維持到最後一刻。
但是,「爭取游離選民」和「維繫支持者熱情」這兩大目標有時可能指向一致的策略,有時卻可能發生衝突。以特朗普為例,特朗普支持者和剩下的游離選民對移民、邊境的看法未必一致,而能夠接受的談論方式更會有所差異,一些人可能買帳較為激情、種族色彩較為濃厚的表達,但對另一些人、特別是猶豫中的溫和保守派選民來說,這種言論可能恰恰提醒著他們為何對特朗普總是有所疑慮。問題因此在於:雖然絕大多數的人對特朗普心意已定,但特朗普最後階段衝高支持者熱情的同時,會不會反倒提醒了一些游離選民為什麼無法接受他當選?同理,賀錦麗或許不會觸怒太多人,但她是否能夠找到足夠好的溝通模式,在衝高熱情的同時依然說服更多尚未決定的選民?又或者會說得不清不楚,反倒落得兩頭空?這是選戰最後一個禮拜可以觀察的關鍵面向。
總統搖擺州民調平盤又「不代表」什麼 ?
在這三個大重點之外,在民調緊繃的最後階段,端傳媒還可以提供以下三項補充資訊,澄清「民調平盤」這個現象又不應該如何解讀:
1、民調緊繃並不代表最後結果必然接近。
即使最後民調平盤,並不代表雙方最終的選舉人團票會接近270票這個當選的魔術數字,不代表會重演2000年選舉的情況,再度讓勝負完全繫之於單一個州的開票結果。
這固然是一個有可能發生的情況,但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容易:由於民調呈現平盤,如果最後一周任何一方陣營在關鍵選民群體(如工會工人、郊區女性、黑人男性等等)衝高支持率,就很可能可以在多個州同步衝高票數,進而在多個搖擺州同步進擊取勝。
舉例而言,假使這次呈現觀望的工會工人在最後一刻「起義來歸」,大幅度回到民主黨的老巢,賀錦麗就很可能一次拿下賓州、密西根州、威斯康辛州的44張選舉人票,甚至還加上內華達州的6張,就能輕鬆取勝。相對地,特朗普在選戰最後階段積極爭取少數族裔年輕男性選票,假如在最後一刻真能奏效,就可能讓民主黨在每個搖擺州都失去生機。重點在於,這些最後一刻的變動很可能都會七州同步,所以當然可能讓多個州都倒向同一個方向。
如果這次各家民調單位同步高估或低估哪一群選民出門投票的意願,這也很可能是系統性的問題,會導致某陣營在幾乎每個搖擺州都被高估或者低估。假使如此,多個搖擺州最後將都會由那位被低估的候選人贏下。
這在本次選舉尤其重要:上屆特朗普陣營宣稱選務不公,特朗普本人甚至致電喬治亞州選務官員,要求官員額外「找出11,780票」、以逆轉選舉結果。而在本次的選舉中,選務問題勢必成為更大焦點,假使勝負又僅僅繫之於少數一兩個州,若所有的壓力都集中在該州選務官員或政治人物之上,爭議與衝突恐將更加劇烈。目前看來,這種情況確實可能出現,但也不宜高估其發生的可能性,單一候選人幾乎橫掃七大搖擺州也是很可能發生的事。
此外,在過去一些選舉中,各家民調機構會一起低估同一位候選人。比如在前兩次選舉中,業界都普遍低估特朗普的得票率,假使今次相同問題又再度上演,那也很可能不會僅限於發生在一兩個搖擺州,而是是七大搖擺州同步發生。如此一來,最後也會出現一面倒的情況。
但這樣的事情真的會重演嗎?如果會,一定是低估特朗普嗎?這就是這篇文章要釐清的第二個常見誤解。
2、民調確實可能普遍高估其中一方的支持率,但不一定是高估哪一方:
由於全國性民調在2020年普遍低估特朗普支持率,在2016年更是明顯低估、導致大眾普遍預期希拉里當選,許多讀者可能懷疑這件事情是否可能重演。
答案是:有可能,但被高估的倒也不一定是特朗普。選舉民調不是撥完電話就能得出結果,因為回答民調的民眾通常都不能反映選民實際的樣貌,民調機構必須按照各自的方式加權,試圖讓民調結果能夠反映最後將會出來投票的選民群體。
而這無可避免涉及猜測,因為機構並不可能斷言不同群體在今次選舉中的投票率。而民調機構在2016年和2020年之所以出現系統性的偏差,主因是特朗普選民中有不少是傳統上較少投票的選民,而且又可能格外不信任媒體或研究機構,所以讓各家民調機構幾乎一齊低估了這群人在最終選民當中的比率,進而低估特朗普的支持率。
這件事情確實可能重演,但民調機構在這幾年間也已經努力修正這樣的問題,各家民調機構採取的修正方式也各自不同:在招募受訪者時,有些機構加強用非傳統的方式(如不同網路工具)接觸受訪者;而在加權時,有些機構則強調「教育程度」或「上次把票投給誰」等因素,確保最終加權結果在這些方面具有代表性。
這樣的修正是否足夠?沒有人能夠斷言,甚至有不少業界人士擔心這將是過度修正,反而會高估特朗普的支持率。在業內,根據「上次把票投給誰」這個變項加權尤具爭議,有些人擔心比起其他問題,受訪者「自稱四年前投給誰」更不可信。尤其,過往民調發現,總是會有相當比率的受訪者明明並未投票、或是投給上次的敗選者,卻跟民調機構說自己投給上次的勝選者。如果套用到今次的美國選舉當中,這將會使得「真正的民主黨選民」在加權時被稀釋,反而低估賀錦麗的支持率。
總而言之,民調平盤背後的真實情況,會不會其實是其中一方被所有人低估?有可能。但被低估的那一方是否一定是特朗普?沒有人能說得準,可能是賀錦麗也說不定。
3、總統民調平盤,跟國會選舉是完全不一樣的事情:
每次總統大選也都將同步改選所有眾議院議員,以及三分之一的參議院議席。既然是同步選舉加上美國兩黨逐漸壁壘分明,總統搖擺州平盤是否代表國會平盤呢?
答案是否定的,而這在參眾兩院的狀況又並不相同。
在參議院,因為只有三分之一議席改選,所以哪些州舉行改選就顯得非常重要。美國參議院目前雙方議席各佔一半,依照憲法,投票平手時是由副總統投下關鍵票,所以民主黨目前僅以一席之差位居多數。但是,這一次改選的議席中是以民主黨現任議席為主,尤其需要捍衛許多艱困選區,所以要守住多數席位非常困難,很可能將改由共和黨居於多數,主導聯邦法院法官同意權等重要問題。
其中,西維吉尼亞州的議席已注定由共和黨奪下,該席位原先是由在地實力雄厚的保守派民主黨(後來甚至脫黨)議員長期連任,他退休之後必將由共和黨繼位。另外,民調也顯示,民主黨在蒙大拿州(Montana)的現任參議員也明顯落後,共和黨因為自認勝券在握,甚至已經大幅削減在蒙大拿的廣告預算──這也不令人意外,蒙大拿州早就是共和黨鐵票區,現任民主黨議員只是靠著現任優勢與在地實力苦撐。
最後,俄亥俄州過去是搖擺州,但現在也已翻紅,現任民主黨參議員同樣陷入苦戰,但他仍有在地支持、特別與工會相當友好,或仍有保住席位的機會。
不過,民調也顯示民主黨在德州和佛州這兩個共和黨安全選區,意外與屬於共和黨右翼的現任參議員追近。雖然觀察者普遍認為共和黨現任者保有這兩席的勝算依然較高,但這也意味著即使蒙大拿州或俄亥俄州被翻盤,民主黨也仍然握有一絲生機。
以上這些有懸念、可能易手的議席,皆不屬於今次總統大選的搖擺州。相反地,雖然賓州、威斯康辛、密西根、亞利桑那、內華達都各有一席參議員需要改選,否則外界反而都預期民主黨能夠守下,在民調上民主黨候選人也都保持領先,僅有威斯康辛州的民調在最後關頭略有拉近。除了因為民主黨候選人受歡迎或具現任優勢,在亞利桑那州也同時是因為共和黨推派的候選人極不受歡迎。
至於眾議院的組成同樣無法反映全國民意,尤其不代表搖擺州民意,因為許多州都有州議會多數黨刻意重劃選區的問題,加上美國政治的城鄉分歧、地理分歧越來越大,都導致絕大多數眾議院議席並無實質競爭。根據無黨派權威選舉分析機構 Cook Political Report 的分析,在435個議席當中,只有25個是雙方勝算接近,加上12個大致傾向民主黨、6個大致傾向共和黨,將會決定眾議院多數由誰取得的席次總和僅43席,不到全體的1成,等於392個、超過9成議席都無真正競爭。
所以,總統的民調和眾議院的選情是兩回事,而總統大選的搖擺州更完全不等於眾議院搖擺議席所在地。實際上,這25席當中,只有8席位在今次總統大選的搖擺州(賓州3席、密西根2席、亞利桑那2席、北卡1席),反倒深藍色的加州就有5席、紐約州亦有2席,而這些席次的選舉結果則反而可能取決於更在地的因素,比如紐約州選舉就和民主黨籍州長的民望有關,加州不同選區的種族和階級組成則有巨大差異,雖然同樣緊繃,但和總統選舉的勝敗必須分開看待。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