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收購美國鋼鐵爭議,中產利益與地緣政治爭奪「國家安全」定義|Whatsnew

拜登對於外國投資的警惕,與他執政以來秉持的「中產階級」外交政策一脈相承。
2024年3月20日,美國賓夕凡尼亞州,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的總部。攝:Jeff Swensen/Getty Images
2024美國大選 國際

這是一間屬於你的新聞媒體,而我們也同樣需要你。加入會員或升級現有會籍,可享九週年限時優惠:尊享會員5折暢讀會員6折

在連月來逐漸升溫的大選選戰同時,美國現任總統拜登或將阻止日本新日鐵(Nippon Steel)收購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的交易。

2023年,新日鐵與美國鋼鐵公司共同宣布了這起價值149億美元的收購案。若這筆交易順利進行,美鋼-新日鐵公司將成為中國以外全球最大的鋼鐵公司之一。一些分析認為,這一交易旨在以更大規模的企業與占全球鋼鐵產量一半以上的中國抗衡。

交易宣布後,美國鋼鐵工人公會(United Steelworkers Union, USW)立即表示反對。到2024年1月,工會已經對美國鋼鐵公司提出了申訴,原因是公司未按照規定,告知工會有關交易的詳情​。

鋼鐵工人工會有半數成員都在美鋼工作,工會主席戴維·麥考(David McCall)稱,他們擔心收購後鋼鐵工人們會被大幅裁員。然而,美國鋼鐵公司發表聲明反駁稱,若這項交易不進行下去,工會工人的幾千個工作崗位和美鋼的未來就會岌岌可危。

与此同时,收購的決定也受到了美國政界不論黨派的強烈抵制。現任總統拜登曾在2024年3月首次反對該起收購。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則在2024年1月及8月都強調,若他當選總統,將阻止這起交易。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現任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在9月2日賓夕法尼亞州的集會上也聲明,反對日本企業對美國鋼鐵公司的收購。

9月4日,《華盛頓郵報》披露拜登試圖阻止收購的決定後,美國鋼鐵公司股價在30分鐘內下跌了約四分之一,公司股價當日收盤下跌了17.5%。(延伸閱讀:《美國汽車工人大罷工的勝利:困境中的工會,如何取得歷史性的成功?》)

審查進入關鍵階段,總統擁有最終決定權

針對美國政界日益把收購上升到「國家安全」,新日鐵在一份詳細說明管理計劃的聲明中表示,交易後董事會的三名獨立董事將會是美國公民,核心高級管理成員也將是美國公民。新日鐵還稱,收購會增強美國鋼鐵公司生產能力,引進鋼鐵尖端技術,應對鋼鐵產業競爭對手中國的壓力,反而可以增加美國的國家安全。

為了安撫美國鋼鐵工會,新日鐵也承諾完成收購後不會裁員或關閉工廠。他們計劃將新日鐵的美國總部也搬到匹茲堡,也就是美鋼的所在地。他們還稱,會投入14億美元更新美國鋼鐵公司的老舊工廠。

但最終決定權卻不在工會或新日鐵手中。目前,這筆交易正在由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CFIUS)審查,拜登援引相關外資法律中的國家安全條款,試圖阻止這筆交易。

即便委員會批准新日鐵收購美鋼,也可能被眾多條款限制。路透社披露的一封 CFIUS 內部信件顯示,委員會認為新日鐵收購美鋼可能損害美國鋼鐵生產,並降低美國鋼鐵公司積極尋求貿易補救措施的可能性。

不過,委員會的審查還在進行中。委員會的權力是向總統提出建議,而拜登擁有阻止交易的唯一權力。

自1975年 CFIUS 成立到2018年來,美國總統們僅僅阻止了5次外商投資交易。通常來說,如果 CFIUS 發布建議阻止收購的報告,相關公司往往會主動放棄或改變交易計劃。1983年,新日鐵就曾放棄收購同樣位於匹茲堡的阿勒格尼技術公司(Allegheny International)的金屬部門,當時的原因就是擔憂 CFIUS 可能會建議阻止收購計畫。

2024年5月24日,日本千葉縣,日本新日鐵(Nippon Steel)的煉鋼廠。攝:Soichiro Koriyama/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5月24日,日本千葉縣,日本新日鐵(Nippon Steel)的煉鋼廠。攝:Soichiro Koriyama/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賀錦麗表態反對收購,延續拜登「為了中產」外交政策

在競選季節,兩黨候選人提及這件與工會工人緊密相關的合併案也許並非是巧合。有政治評論人認為,新日鐵的協議「在激烈的選舉季中捲入了國內政治」。

在協議背後,站著搖擺州的工會選民。美國勞工統計局顯示,在密歇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威斯康辛州和內華達州等搖擺州,工會選民占選民總數的20%,且工會工人的投票一直十分團結。新日鐵合併美國鋼鐵時,雖然多次口頭保證不會大規模裁員,但卻沒有任何書面上保護工人的條款。因此,兩黨候選人在爭奪搖擺州工人選民之際,都十分明確地表示,自己不會支持這起合併案。

然而,如果說賀錦麗只是在跟隨特朗普的議程,拉攏工會選民,也許並不完全準確。

早在特朗普提出反對之前,拜登政府在新日鐵合併案公布當月就開始督促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進行審查。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布雷納德(S. Lael Brainard )曾於2023年12月發表聲明稱,拜登認為該協議對國家安全和供應鏈的影響需要「嚴格審查」。

拜登對於外國投資的警惕,與他執政以來秉持的「中產階級」外交政策一脈相承。無論是將新政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畫像掛入白宮,還是任命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首席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都不難看出拜登想要在任期內重整美國政治版圖的雄心,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沙利文為代表的服務於美國「中產階級」的外交理念。

蘇利文外交政策中最核心的一點,即是和自由貿易理念拉開距離,重新將焦點放在支持美國工人和中產階級的經濟利益上。這意味著不再單純依賴市場力量來引導國際關係和經濟政策,而是強調政府的主動作用,尤其是在關鍵產業和貿易上的干預與投資。(延伸閱讀:《美國變身發展主義國家?——「服務中產」的拜登外交政策意味着什麼?》)

在新日鐵收購美國鋼鐵案中,拜登政府即是秉承著對國內工人和中產階級利益的優先保護,在國際盟友和國內工人之間,選擇「站在工人一邊」。

因此,賀錦麗公開反對新日鐵收購案,或許並不僅僅是出於政治考慮,更是與拜登的外交政策目標一致​。

與中國或盟友競爭?收購案凸顯「國家安全」概念矛盾

無論是跟隨拜登的政治路線,還是拉攏搖擺州工會選民,反對新日鐵收購,都是強調國家安全的拜登政府面臨的一個複雜課題。

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CFR)在一份分析中指出,「明智的國內政治並不一定意味著明智的外交政策」,暗示國內政策和盟友關係之間未必能夠兩全其美。拜登任職期間曾多次拉攏盟友,試圖形成聯合戰線對中國施壓。但與此同時,拜登的經濟路線,尤其是以美國中產階級利益為首的考量,也面臨在國際貿易和經濟上和盟友出現利益衝突的情況。

CFR 評價指,無論是保留特朗普時代的關稅、允許世界貿易組織繼續萎縮,還是美英澳三國簽署安全協議時忽略法國的利益,「拜登政府一直在傳遞的信息是,華盛頓只關心自己能得到什麼,而不關心自己能給予什麼。」(延伸閱讀:《「中美國」的崩塌:新冷戰是資本競爭的衝突,無關意識形態?》)

而在這一次反對新日鐵收購案中,拜登政府再一次讓日本「失望」。一位日本政府高級官員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我以為我們在同一條戰線上。」

而在戰線的對面,是向全球市場大量出口鋼鐵的中國。世界鋼鐵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的鋼鐵出口達到了1.01億噸,超過了美國全年的鋼鐵消費總量。而新日鐵的財報則不容樂觀。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11%。

「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鋼鐵需求下滑,但我們的努力已經取得了成效」,新日鐵副主席森高弘表示,「我們有信心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這筆(與美國鋼鐵公司的)交易。」

相比新日鐵的熱情,拜登政府在「拉攏盟友」和「國內經濟基礎」之前選擇了後者。目前來看,賀錦麗在匹茲堡勞動節對工會的發言似乎也強調了「內政大於外交」。地緣政治和全球領導力,與優先美國內政的考慮之間的微妙互動,在未來或許會持續出現。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