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電影

中國疫情電影:為什麼我們仍舊不斷在影像中回望疫情?

從自發的影像紀錄,到官方電影敘事,再到如今的集體回溯,電影證明我們還沒放下。

2020年7月20日,中國武漢,疫情期間,市民在戲院內看電影。攝:Getty Images

2020年7月20日,中國武漢,疫情期間,市民在戲院內看電影。攝: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Elise

刊登於 2024-08-02

#中國疫情#中國電影

2022年末,隨著中國政府在事實層面放棄清零政策(普遍認為2022年12月7日發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代表放棄清零),關於疫情相關議題的討論也終於逐漸褪去熱度。但在今年(2024年5月)戛納電影節上讓人感到很割裂的一點是,相較於早已回歸「常態化」的歐美電影來說,中國導演們又不約而同地陷入到對這場公共事件的集體回憶之中。

無論是婁燁直接以疫情為題的《一部未完成的影片》,還是賈樟柯以疫情時代為終結的《風流一代》,抑或管虎僅僅引人聯想的《狗陣》,中國電影人們似乎還在疫情造成的漩渦裏不斷掙扎與思考。他們利用回收的舊時影片素材和新拍攝的片段重述了一段中國人來說尤為特殊的共同記憶。

從疫情爆發初期自發的影像紀錄,到後來為了紀念出現的虛構敘事和為了「維穩」出現的官方講述,再到後疫情時代人們的集體回溯……電影創作記錄了疫情的不同階段以及群眾的心態變化。流行病的影響在當下逐漸減弱,但疫情題材的創作還在不斷湧現。這讓我們開始思考疫情敘事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它們代表了怎樣的視角與態度?而西方在疫情題材的創作與我們所見又有哪些差異?這些都是這篇文章中想要討論的問題。

賈樟柯導演《風流一代》劇照。圖:康城影展官方網站
賈樟柯導演《風流一代》劇照。圖:康城影展官方網站

從情緒的宣洩到痛苦的抹去——疫情期間的電影創作

在隔離政策剛剛頒布的疫情初期,紀錄片為主的「即時性」創作成為了重要的表達途徑,通過監控畫面、桌面電影或是手機視頻等直接影像,一場公共事件中不同面向被展現出來。《一日冬春》集合了2020年2年9日新冠疫情爆發初期的一天中,中國人的生離死別與苦中作樂。如果說這部影片中還有更多因「未知」帶來的精神勝利法,那麼隨著隔離時間的延長以及更多獨立創作者的加入,圍繞「封禁」的系統性思辨開始變得更為複雜。艾未未的《加冕》從2020年1月講述到4月,見證了嚴格防控之下個體在體制之下的無力。王男栿導演的《同呼吸》探討中美兩國的防疫制度,2023年金馬影展中的《備忘錄》則是個體精神的描述。獨立作者紛紛拿起攝影機記錄疫情之下人的生存狀況,但部分影片因為其涉及到對個體遭遇的直接談論,所以大部分成為了禁片,或是只得在小範圍內傳播與放映。在這一個階段,悲劇與痛苦所引發的情緒感知最為強烈,也是思考最為深刻的時期。一方面是由於疫情所造成的傷害正在不斷地在身邊發生,另一方面則是由於這種痛苦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結束。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